第93页

乌纱[精校版] 西风紧 2302 字 2022-11-13

明军内部的情况复杂,总之士气明显比建虏低落,战心也无,很快就开始溃败,进而全军溃散,被建虏骑兵追杀,漫山遍野地乱跑,死得尸横遍野。而布置在后方五里的预备队得知情况不妙,不管三七二十一,调头就逃。马林的八万大军,一天之间就大部覆灭……

沈阳的袁应泰听到马林部战败的消息,目瞪口呆、手脚发颤。袁应泰意识到,杜松部很可能也有去无回了。至此,明军在建制上的十四万大军灰飞烟灭,袁应泰眼睛里的世界一片灰暗,觉得自己的死期已近。丧师十余万,这个罪还不够大吗?

这场败仗不会这么就完了的,此时辽东的情况十分不妙。马林部原本是开原、铁岭等重镇最强的守备;杜松是沈阳左右重镇最强的战斗军队。现在两部覆灭,辽东各重镇岌岌可危,沈阳军方建议袁应泰立刻筹备防守各镇的计划,防备建虏乘胜扩大战果。

袁应泰在大堂召集部将商议对策,争论的问题集中在南线的刘铤部的调遣上。刘铤部现在宽缅附近,至少沈阳军方得到的情报是在宽缅。刘铤部川军的建制是四万,实际兵力可能要少得多,这是明朝军队的通病,都是这个样子。

袁应泰左右的将帅官员分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让刘铤继续留在宽缅,牵制建虏后方,建虏的都城时刻处在威胁之下,就不敢集中全部兵力在北线作战;另一部分却持反对意见,认为从宽缅到赫图阿拉的路山势险阻、古木葱蓊,根本无法有效威慑赫图阿拉,与其闲置兵力,不如调入沈阳加强防御。

两种大相径庭的意见,袁应泰无法做出判断,他甚至不知道宽缅到赫图阿拉是什么样的状况,辽东这么大,袁应泰不能将所有地方都考察到,而手下人的描述又说法不一。所以袁应泰一直犹豫不决,没有能乾坤独断。现在他已经丧师十几万,认为原因是自己大意了,切不可再丢失沈阳铁岭等重镇,所以要慎重行事。

众人正在商议的时候,袁应泰的亲兵走到大堂门口,单膝跪道:“禀军门,石柱军前哨营秦千总求见。”

袁应泰以为前哨又有什么新的战报,急忙呼入问话,却不料那秦玉莲并不是报告情况,而是要求出抚顺关救援杜松部残兵。袁应泰一听立刻皱眉,现在都什么时候,管那些打了败仗的败兵干甚,再说还有活的吗?袁应泰呵斥道:“巡抚衙门正在商议军机,除了前方急报,其他事稍后再说,你先退下。”

秦玉莲伏倒在地,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咬着牙坚定地说道:“末将不要军门一兵一卒,请准末将带本部八百骑出关。”她需要沈阳的关防印信才能顺利出关。

袁应泰见她还不出去,自己这边正有大事商议,早已不耐烦了,怒道:“你没听见本官命令?先出去候着。”

“军门……”秦玉莲的眼睛里突然流下一滴眼泪来。袁应泰见状怔了怔,不明所以,这时旁边一个官员在袁应泰耳边低声道:“辽东巡按张问在杜松军中,这秦玉莲和张问……”

袁应泰听罢恍然大悟,缓下口气劝道:“秦千总,关外的情况你应该也知道,杜松部覆灭了,你去干什么呢?而且没有人回到抚顺关,证明萨尔浒一带有建虏活动,现在去,是自送虎口毫无益处。”

秦玉莲听罢,突然站了起来,拱手道:“末将告退。”说罢转身就走。坐在堂中参与商议的秦良玉见状,怕她的侄女会率军强行出关,秦良玉太了解侄女了,性格要强,她要的东西,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所以秦良玉认为她绝不会因为遭袁应泰拒绝就善罢甘休。

秦良玉急忙起身告礼道:“军门恕罪,末将想出去劝劝她。”袁应泰点点头,秦良玉急忙奔出巡抚行辕,去追秦玉莲。秦玉莲正在辕门外,刚刚上马,正欲要走,就被秦良玉叫住了。

秦良玉冷冷道:“你要闯出关去?”见秦玉莲默然无语,秦良玉顿时确定自己的猜测,痛心疾首道:“军门刚刚说得没错,现在你出去何益?”

“他没有死,我知道。”秦玉莲看着东边的天空,目光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