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对于工部的将作监,天启皇帝心里十分的清楚,那里面的水可是不浅。掌管着全国的火器铸造,大部分的兵器铠甲,里面的油水可不是一般的多啊!这里面牵扯的官员也是不少,如果清查一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在这里面。

徐光启的心里自然是不想放过这些人,这些都是国之蛀虫,必须要予以严惩。现在天启皇帝说时候未到,看来皇上的心里有打算,徐光启自然不会在说什么。

几个人又将详细的细节像天启皇帝汇报了一下,天启皇帝也询问了几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似乎觉得差不多了,几个人便告辞离开了。

“皇上,龙昌商号那边有呈报上来!”几个人都走了,王承恩快步的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恭敬的说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看着王承恩说道:“知道宫里和龙昌商号有关的只有你和陈洪,现在龙昌商号那边是谁负责?”

“回皇上,对宫里负责的这个人叫陈桓,是陈洪陈公公的侄子。”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看着天启皇帝,轻声的说道。

天启皇帝的神色没有什么变化,这件事情陈洪和天启皇帝商量过,虽然龙昌商号那里有方家,可是私下里有不少从东厂和锦衣卫掉过来的人。这些人也是需要有人统属了,现在负责的人就是陈洪的侄子陈桓。

将王承恩递过来的东西拿过来,天启皇帝轻轻的打开看了一下,上面说的不过是龙昌商号在张家口的事情。现在整个张家口的贸易已经被龙昌商号垄断,也有很多晋陕的商人找上门,生意已经渐渐的上了轨道。

回想龙昌商号的分布的地址,现在也就是京城附近和张家口,这一已经让龙昌商号很惹眼了。看来从现在看是要低调一点了,慢慢的增加人手,慢慢的渗透。

闭上眼睛想了想,天启皇帝慢慢的陷入了沉思。一边的王承恩看到这一幕,便躬着身子退了出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自然是有经验的。

凤阳府,灵璧县,县衙。

坐在大厅里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河道钦差左良玉,另外一个是朝廷派来的赈灾钦差袁应泰。至于凤阳知府已经回去了,灾情已经稳定了下来,府里还有很多事情他不能总呆在这里。

赈灾的事情下有灵璧知县,上有两位钦差,他在这里也没什么作为。

“左大人,你那里有什么情况吗?”看了一眼左光斗,袁应泰沉声问道。对于左光斗他是知道的,自己调任京城的时候,左光斗去的辽东。只是袁应泰也没想到,这位这么快就回来。不过天启皇帝器重左光斗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袁应泰心里也明白。

看了一眼袁应泰,左光斗沉声说道:“袁大人,本官这边已经考察的差不多了,原来的河道那边没什么问题。因为有原本的河道淤积,如果好好收拾一下都是上好的良田。本官大概看了一下,大概有五万亩左右,应该够弥补被淹百姓的田地了。”

听了左光斗的话,袁应泰缓缓的点了点头,显然是非常满意的。其实一开始袁应泰对左光斗颇为不以为然,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不过在他看来左光斗就是本事平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