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蔡邕听得不住点头,叹道:“伯渊所言有理,之前却是老夫眼光太过狭隘了。”

张绣听得,笑道:“岳父只是一时未想到而已,既然如此,当在宛城中择一地而建学府。”说完,将目光望向钟繇。

钟繇想了想,说道:“此事易尔,城北尚有原来世家离去之后丢空宅院,只需稍加改建即可。”

张绣点了点头,又说道:“学府所讲深奥,未必人人难明,元常可在学府附近建蒙学三所,请儒士教授百姓识字。而进学府者,必先要考教才学,只有通过考验,才可进学府听课。绣以为学府之中讲学先生分三等,名传当世之大儒,有著书立说者为上师,各地名士为中师,而能通过考验之学子,有意在学府讲学则为下师,学府之长为祭酒。不禁各地大儒、名士到学府中讲学,亦不禁各地学子于学府中求学,不论出身世家、寒门,只论才学,不论出身,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听得,一同击掌赞道:“好!”

法正笑道:“主公可酌情开放东观、兰台藏书,如此更好。”

张绣听得,笑道:“知我者孝直也,绣准备列项,如绣治下学子,可翻阅部分稀罕藏书,而外地士子,只能翻阅寻常典籍。天下读书人皆爱书,本将有近三万卷藏书在手,不愁各地英才不投至本将麾下!”

法正听得,笑道:“只需学府建成并成功运作,不出十年,主公再不用依仗世家之力。”

张绣听完,微笑以对。

这时蔡邕却是说道:“既然商议已定,伯渊且为学府赐名。”

张绣想了想,说道:“宛城属南阳郡,而又是要重现当日之稷下学宫,就名南阳学宫。绣准备先在汉中郡以及新建的洛阳城中建学府,派中师和下师讲学,以后各地大城均设学府。如若各地学府中有英才,可送来学宫听课学习。如今学宫地址,就设在宛城,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蔡邕、皇甫嵩、朱隽三人自然同意。钟繇听完,想了想,说道:“兴建学府花费并不多,用钱最多处只在书籍,不过主公如今可印刷书籍,纸制书籍运送亦方便,当是无碍。”

张绣听完,说道:“如此,兴建学府之事就交由元常处理。至于请各地大儒、名士到宛城讲学之事,就交由岳父处理,相信以岳父之名,当能请到不少当世名士来讲学。”

蔡邕呵呵一笑,道:“老夫将老脸阔出去了也将那帮老家伙找来。”

皇甫嵩和朱隽听得,亦笑道:“老夫亦如此。”

钟繇将自己的事情记好之后就匆匆离开,张绣则与众人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才将他们一一送走,再看天色之时,已经临近黄昏,忙碌了一整天,才算是将水军建制与兴建学宫这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处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