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页

曹操的凝重也体现在一众武将谋士的身上,此时厅中众人皆低头沉思。下面荀攸清咳了一声,拱手道:“主公,如今张绣帐中只有三万铁骑。要迎战我军其必须收回分散的兵力,攸以为我军可先集中兵力,对付张绣其中一部人马。”

满宠听完,眼前一亮,说道:“依荀先生所言,张绣仅有三万人马在,我等何不直取张绣本部……”

“不可!!!”

满宠还未说完,厅中荀攸、郭嘉、刘晔还有司马懿齐齐出声大叫。荀攸听得郭嘉和刘晔出言,没有太大意外,对于二人之才,荀攸是很了解的。刘晔虽然因为是汉室宗亲的关系不得曹操重用,然而像荀攸和荀彧这两个忠于汉室的人,与刘晔的来往还是比较密切的。倒是司马懿也出声,却是出乎了荀攸的意料,但同时荀攸也高看了司马懿一筹,隐隐觉得此人之才绝不在自己之下。

不过此时非是详细考察司马懿之才的时候,荀攸还在发言之时,方才大叫,却是引来了众人的目光。回过头望向沉吟不语的曹操,荀攸解释道:“张绣大军连胜,士气高昂,就算我大军一同压上,亦未必能稳胜。而张绣只需要固守以待其余数路大军汇合即可,到时我军只会白白浪费宝贵战机。现在张绣本部就仿如树干,而分散的兵力就正如枝叶,敌强而我弱,此时当先剪除枝叶让其树自朽,我军再击之!”

曹操一听,也知道荀攸所言有理。张绣强而自己弱,正好张绣此时乃是分兵状态,当然是集中兵力先破一路,削张绣一部实力为妙。曹操听完,眼眉一挑,疑惑道:“兖州?”

荀攸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虎牢!”

曹操听得,瞳孔一缩,击掌道:“是极!这个倒是张绣的软肋!”

曹操和荀攸忽然之间打了个哑谜,众人都听得大惑不解,只有郭嘉、刘晔和司马懿三人听完之后脸上露出笑意。

见到众人大惑不解,曹操大笑着道:“公达,且详细说一下。”

荀攸听得,微微一笑,说道:“张绣手下如今只有三万人马,面对主公大军,张绣也非愚笨之人,定然要招回分出的兵力以抗我军。故此其在兖州的人马定然要招回。然而就算招回这部大军,张绣的兵力也就数万,对阵我十五万大军还略显不足。而且此时情况张绣占优,其可以拖延时间以待南阳那边夺回襄城,然后与南阳大军一同夹击我军,此等情况下张绣自不必与我军交战,只需固守大营即可。而骑兵训练不易,张绣自不会让骑兵来守营。若是攸所料不差,张绣必然会再从虎牢和汜水二关调部分兵力与其汇合。要知道现在我军与其对上,不能分兵攻虎牢和汜水,如此一来布置大军在两关却是有些浪费,因此将两关部分步卒调去与其汇合,也是正理,而我军目标,正是此军!”说完,荀攸的脸上笑意连连。

这时满宠、李典等比较聪颖之人也大概明白荀攸之谋。首先这部大军是步卒,曹军对上并不吃亏。其次,若是打掉了这部大军,曹军将不再那么被动,最起码在攻营这一点上,曹操可是很愿意用手下的步卒来换张绣的骑兵。

见到众人明了,曹操环视众人一眼,凝声问道:“诸位可还有计较?”众人听得,一同摇头。曹操微微一笑,继而长身而起,脸色转为严肃,大喝道:“既然如此,曹彰命汝为主将,李典为辅,率颜良、文丑及五万大军轻装出发,快速挺进,探明两关东出支援张绣所部人马之后,立即攻击,务求大败此路人马!”

曹彰听得曹操点他为主将,却是大喜,与李典三人一同出列拱手高声应道:“诺……”

曹操点了点头,转而望向荀攸说道:“公达,此计既然由汝所出,就由汝担任随军军师。”

荀攸听得,也一拱手说道:“攸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