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肃顺为之气结,“这样的条款你还觉得不错?”

李富贵点了点头,“要是再打下去大清就要亡了,我是带兵打仗的人,这我比你清楚,说起割地毕竟都只是租借,咱们历史上的战争好像还没有哪一次打完了胜利者会把占领的土地再还给战败者的吧?”

李富贵对战场悲观的预言让肃顺有些感触,实际上他的确对当时的战局感到绝望,那个时候也只是想着尽量多撑一段日子,希望能有转机,“大清朝,大清朝究竟怎么了?”

“有赌未为输,但是赌账不能赖,就好像你,大人这一圈落了下风,下一圈想办法找回来就是了,说不定就和个十八罗汉什么的,干吗非要见生死。”李富贵淡淡地说道。

“我正想问你,为什么不肯杀我?我知道那个女人心肠毒辣不会对我网开一面,鬼子六也是早就恨不得我死,我实在没有想到你会为了我和他们交恶。”这才是肃顺此行的目的,实际上这次三个劲敌的联手让肃顺看出自己的力量究竟是多么的虚弱,现在的他终于知道了前几年自己嚣张的是那么可笑,所以也打起分化敌人的主意来了。

“其实我与中堂大人并无什么个人恩怨,前些年中堂对富贵的照顾我也时刻记在心上,这次与中堂为难只是因为政见不同,用不着弄个你死我活,实际上,中堂大人的人品李某还是非常佩服的。中国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不管持何种政见都应精诚合作才对,就算做不到这一点也不应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你想想若是真的借你之手弄的先帝与恭亲王骨肉相残,你又于心何忍,将来到了地下见到康熙、乾隆这些列祖列宗们你又该如何交待,”李富贵顿了顿伸手入怀把他从肃顺那里抢来的遗诏掏了出来,“这个东西我相信是乱命,你要真是先皇的忠臣就不应该把他拿出来,你看那天恭亲王哭的多伤心,按说呢我应该把它销毁,不过这毕竟是先皇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千万不要再拿出来了。”

李富贵的天真让肃顺感到吃惊,朝堂上的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这次他竟然能够托这个傻小子的福逃得一条性命也算是异数。不过现在肃顺手中的力量已经少得可怜,而这个李富贵能够首先释出那么一丝善意也算是难能可贵,“李大人说得太有道理了,我当初的所作所为的确有很多不对的地方,现在想起来实在是汗颜,难得李大人能如此高风亮节,肃顺自当与大人协起手来帮助大清渡过难关。”

“肃中堂能够这么想实在是太好了。”两个人的手激动地握到一起,同时心里都骂了一句:“这个傻鸟。”

接下来肃顺又向慈禧表示了臣服,这样他的对手就只剩下奕欣了,其他的顾命大臣中穆荫算是身败名裂,不过看在李富贵的面子上大家暂时也还不会把他怎么样,文祥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和恭亲王打得火热,载垣心灰意懒关起门来作他的亲王去了,其他几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好夹起尾巴做人,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还算是肃顺一伙。

奕欣一直想把禁军彻底抓到手里,可是在这个问题上慈禧并没有完全站在他一边,禁军的各个统领大部分还是委任了满蒙贵胄,这些人在这次政变中大部分是站在奕欣这一边的,但是那只是因为他们看不惯肃顺,要说他们就此忠于奕欣倒也不至于。所以在李富贵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充满变数的北京。

奕欣答应李富贵的那一笔钱这次出京只拿到了个零头,北京的现银基本上都交给英法联军了,李富贵这会从他们那里实在是敲不到什么东西,要不是最后李富贵威胁说他的这些弟兄已经没有生活费,如果不带一点现银回去恐怕他也无法阻止这些人洗城这二十万两他们都不想给。倒是英法联军相当的爽快,这次从北京得到的大部分白银直接就留在了上海。

出京的路上李富贵还在回味他与郭嵩焘的见面,李富贵本来是想在出京前见上一见这位奇怪的编修,不过后来事情一忙就给忘了,没想到就要出京了这个郭嵩焘急急忙忙的赶来给李富贵送行,两人趁着第一军团在外面整队的时间聊了那么一会。

这个郭嵩焘给李富贵的印象十分深刻,虽然两人谈话的时间不长但是李富贵很明确的感觉到这个人言之有物,他对吏治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建议李富贵回到南方要以严刑峻法改变当时吏治腐败的状况,听他列举的种种建议最后都能归纳到一个严字,在这个讲求一团和气的官场十分罕见。让李富贵感到好笑的是郭嵩焘对出使的事情却没有多少想法,反而一个劲的向李富贵推销它的政治理念,同时把他的那些湖南老乡们一个个的都夸奖一番。或许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也就讲不出个所以然。

“郭先生就要出使英伦,不知道有什么打算没有?”

“郭某这次出使,说句实话,就是两眼一抹黑,别的我也做不了,只有多看、多想,把值得注意的都记下来也就算是没有白出去一趟。”

李富贵两手一拍,“郭先生说得太好了,现在我们大清朝也是两眼一抹黑,等你们出去了,我们也就有自己的眼睛了,将来不管是打仗还是交涉就可以不做亮眼瞎子了。你只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我在太后面前为你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