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李叔笑了笑,“这我也知道,要想真正的飞行就必须有动力,现在最强的动力就是蒸汽机,可是那东西太重了,其实当初他来我这里申报科研项目的时候我也想到过,但是我还是批了他的计划。”

“为什么呢?”李富贵有些奇怪。

“你曾经说过,我们汉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具有冒险精神了,如果现在一个人能够在天上飞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李叔微笑着问道。

“飞行一项是属于神的领域,幸好中国人并不是太过盲从神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庙里供火车头了,记得当初看到持国天王跨坐在火车头上弹琵琶我还真有些不习惯。不知道对滑翔机的崇拜能持续多长时间。”

“欧洲人用他们的冒险精神征服了海洋,而我们要用这种精神来征服天空,中国现在好像还没有什么能够站在世界的前列吧?我想在这方面进行开创性的实验是有意义的。”李叔的神情有一点激动。

“这倒是有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最先造出将人送上蓝天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确很有意思。”

“就如你在兵家思想里所说的一样我们之所以不再冒险是因为冒险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久而久之人们当然就不再冒险了,所以我们如果想要重塑华夏之冒险精神就必须先让大家看到冒险是有好处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我坚决不同意华玉风再次去冒险,我们不能让人们觉得死亡才是冒险者的下场。”

“嗯,很矛盾啊。飞行是最吸引眼球的活动,也是最冒险的活动,华玉风凭此发达倒的确可以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这个见效比较快。”李富贵心中暗道惭愧,他一开始还想着招募一些不怕死的来进行飞行试验,倒没有想到这一层。

“如果经常有滑翔机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倒的确算是一景,比起来气球那个东西危险性不够,不过修建专门的铁路恐怕不太可能,而且火车的速度会不会太慢了一点?”

“高速列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以前试验的时候观察过滑翔机平稳飞行的速度并不快。如果没办法修专线的话利用夜间开专列可不可以呢?”

“这倒是可行,说起来我们的科研人员也不容易啊,这些年已经有些成果可以投入实用了吧?”到目前为止两江的科技主要还是靠引进,自发的研制还是无法得到高度的重视,毕竟经费有限,引进的东西很多都能立刻产生效益,比如去年周光卓把显微镜引入蚕桑业的育种当中培育出来的良种产量提高了一倍,今年推广之后两江的丝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连李富贵都不敢相信用显微镜照一照然后做一些简单的挑选就能有这样大的收获,凭此一役农业科的人一个个扬眉吐气。可是这种真正的做自我研发的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薄弱的底子使得他们能研制成功的东西凤毛麟角,到现在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那几组化学武器,就是这些东西还基本上因为过于超前难以被投入实用。或许滑翔机真的是他们翻身的一个机会。

“等到税收上来了还真是要对原创多多倾斜才是,十九世纪可是发明大爆炸的时代,如果真的有机会还是要紧紧地抓住才是。”李富贵在李叔离开后开始思考起中国在赶超上将要面对的困难,在这个方面他的确可以帮助中国少走些弯路,但是并没有多少取巧的余地,历史上的发明除了很少的一些是因为运气好误打误撞得被发现之外无不是反复摸索才被研制出来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斯本舰队

对于李泰国的这支舰队李富贵看了一圈之后也就没什么兴趣了,这些船要价百万是高了一些,不过还不算太离谱,李富贵觉得奕欣买这么些东西似乎没什么用,不过还算不上被人骗。只是李泰国和这个舰队的司令阿斯本一唱一和,摆出一幅牛气冲天的样子让他感到好笑,现在的李富贵可不是当年那个刚出道的二鬼子了,像他们这样一个副领事一个海军上校早已经不放在他的眼里,现在看着两个人一副中国救世主的姿态实在让他感到好笑。李富贵并不知道这两位在香港的时候李鸿章可是刻意的奉承,把他们都快捧到天上去了,两个人现在真的以为中国的战局将由他们一手改变。

李富贵也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的注意到李泰国,以前他和这个人打交道的机会不多,这个家伙一身大英帝国的傲慢劲头,同时他自称大清帝国第一海军大臣也让李富贵哭笑不得,他不知道奕欣与这位李泰国之间究竟是怎么谈的,可是这个官职怎么听怎么好笑。对他们的这种傲慢的态度李富贵也不理会只是后面的谈话中不断的把欧洲的那些大人物顺嘴给带出来,常常噎的两个家伙说不出话来。

阿斯本舰队到达天津之后立刻出现了麻烦,李泰国当时与宝鋆定下的协议相当模糊,对于舰队的指挥只是约定由一位中国总兵总统,同时在一些重要位置招募洋人来担任,李泰国原来是打算架空这个总统,使其只有名义上的指挥权,可是回到英国以后和那些舰长们互相吹捧之后脑袋一热干脆连这名义上的东西也不要了,自命大清帝国第一海军大臣,然后把那个莫名其妙的总统头衔在伦敦就授予了阿斯本,连带这个位舰长都册封了在中国的官职。更是在舰队中订立了一套自己的章程,其中阿斯本只服从李泰国交来的清皇帝的命令;李泰国如果遇到令他不满意的命令,可以拒绝传递的规矩让北京的老少爷们一下都傻了眼,奕欣实在不明白自己的舰队怎么可能定下这样的规矩。而且这次阿斯本舰队满员而来,根本没有使用中国水手的意思,这也让那些对引进西方舰队心存疑虑的大臣们找到了口实,实际上连奕欣和文详也认为如果按照这套章程来那么这支舰队非但不是大清国的,恐怕连雇佣军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