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一艘是首部安装了一台望远镜,减轻了重量,加长了吊篮的运输型,可以一次运送十二人或者同等重量的货物。

一艘则是轰炸型,吊篮前方望远镜不是安装在吊篮上沿,而是在吊篮上开了一个观察口,让望远镜可以向下俯看。吊篮两侧安装了导轨,用于投放小型的火油弹之类的东西。为了能够提高精度,甚至还有小型的轰炸瞄准仪,自然,这种初级的瞄准仪的精度是很不牢靠的,靠的就是一个空速管和一个调节钮在调控风速对投放的影响,然后扔下去。由于时间紧迫,瞄准仪甚至还没进行过详细测定。只是无论如何,有瞄准仪总比没有强。按照比较现代的说法,这东西也算是有了下视下射的能力。不过,由于更大的飞艇还在研制中,现在的轰炸型以相当有限的载弹量,真的出任务恐怕也是威慑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现在飞艇还不用考虑进行空战的问题,但真的在战斗中也不能飞得太低,至少也得是对方弓箭手的射程之外。而在飞艇研制之初,叶氏工坊就未雨绸缪地搞出了防空武器:一种轻型的神臂弓,三联装地安装在三人炮级的那种架子上。将神臂弓原来不超过三十度的高低射角改为可以最高有六十五度左右的射角。他们还将这种东西安装在马车上,成为这个时空不折不扣的自行三联防空炮……

两台加热器一起开动,飞艇短短几分钟就充满了气囊开始升空飞行了。云州的政要们聚集在一起,用望远镜看着飞艇在空中进行着今天试验的各种项目。显然,叶韬已经给大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设,虽然大家都对于真正能够飞行无比讶异,但既然看到的已经是呈现在面前的事实,大家盘算的就是另一回事了:能飞意味着什么。

“周瑞,你觉得如何?”叶韬问道。

跟在他身边的周瑞诡异地笑了笑,说:“大人,您是想让我们去哪里?”

叶韬没有说话,听周瑞的这个反应,叶韬就知道周瑞是了解了自己的意思了。在云州的地界上,以特种营的强横的单兵作战能力、精良的装备和专门的团队训练。奔袭破袭之类的工作压根不需要飞行,尤其是现在飞艇的速度并不见得就比马匹快。但是,如果是要进行敌后作战,比如去北辽或者西凌,需要在短时间里冲过重重封锁,那飞艇能够发挥的功能可就不同了。而特种营人数比较少,虽然又进行了一次考核和扩编,现在也才刚刚到六百多人,距离叶韬心目中理想的一千五百人的编制还有极大的距离。但特种营现在不管是甲队还是乙队的规模,都可以靠飞艇进行全队机动。在周瑞和张威带着甲队跟着叶韬往返春南极为风光地出了一次任务之后,乙已经悄悄潜入西凌,去执行叶韬又一个带有狂想性质的任务。而现在修整中的甲队的工作,就是快点熟悉飞艇,快点能够使用飞艇进行作战。

“大人,我要二十艘飞艇。”又稍稍过了一会,池雷冲了上来,大大咧咧地说。霜狼银翼两军虽然加起来才一万几千人,而且在池雷的管制下,轻易不暴露在别人面前,一直保持着一军留守一军外出整训的状态,但大家都知道,池雷统带的这两军,现在早就不是以前那种斥侯骑兵营的样子,而是有着相当战斗力的轻骑兵部队。而池雷对于侦查和情报分析工作的重视,不但没有因为要提升战斗力而下降,反而越发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看到侦察型的飞艇,池雷立刻就意识到了飞艇的价值。现在飞艇比较慢又没有关系,关键的是,飞艇在比较过得去的天气里,完全脱离了地形的束缚,没有人可以阻止飞艇进行侦查并将情报送回,地面的封锁线、搜杀工作完全变得没有意义,而空中的视野可以让侦查工作拓展到对营地、城镇、城池,拓展到对山林莽原,让敌人无所遁形。

“二十艘?”叶韬撇了撇嘴,说:“现在我变不出来,再说我就算给了你,你也来不及训练够人。”

池雷努了努嘴,说:“几个月,来得及了。”大家都明白说的就是对西凌的一战。

“你敢立军令状吗?”叶韬笑道说。

“敢啊。”池雷也笑了,“可是,在我们云州,军令状是不合军令的吧。这可是大人您亲自删除的制度呢。”

叶韬也不生气,他想了想之后,说:“现在我真的拨不出二十艘飞艇,我两个月里给你十艘飞艇和二十个飞艇技师。”

池雷的眼睛一亮,说:“这就很好了。”

叶韬紧接着说:“听我说完哦,你得和周瑞合用这些东西,到时候我用得着。耽误了我的事情的话,嘿嘿,你们自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