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眼一看,对岸一将还手持一颜色泛黄的古拙长弓没有放下,正是在他手中折损了五千骑兵的李烈。

韩淮楚长笑一声:“暗箭伤人,非好汉所为。泾阳侯,咱们便各凭本事,在战场斗个胜负。”

章邯偷袭不成,暗叫一声可惜。偷眼看了一下那渡桥,心中一阵犹豫。

“若能强渡这桥,大军便可随之而到,把韩淮楚钟离昧的军马剿灭在武城。歼灭楚军四万劲旅,救出武城被困的蒙起部,这份诱惑实是巨大。

但更大的诱惑是,将楚军主力引到巨鹿城以西的广袤平原。在那里凭借我军的强弓大马,诸侯兵无法比拟的精良装备,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歼灭战。相信那歼灭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章邯。

要强渡这鲁运河必须付出代价。别的不说,这渡桥便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秦军过桥时,便成了楚军弩手练箭的活靶子。有几成能过这石桥,还难预知。

过了桥便要筑起滩头阵地,接应大军过桥。那韩信纵横家高弟,自不会让我军轻易筑成阵地,一定会乘我军人少之时,派兵摧毁。这番血战,又不知要死多少精兵强将。

只有付出这份沉重的代价后,才能收获胜果,把四万楚军歼灭于武城城下。到底这买卖合不合算?”

章邯素以用兵大胆,惯于偷袭著称,几场生死大战都是靠袭营奠定了胜势。但他大胆并不等同于他用兵不小心翼翼。每次大胆出击,便是经过他反复思量,综合敌我各方面优劣,计较代价与战利定出。若是他只是一个只会斗狠的莽夫,在戏下一战便败于张楚周文手中,哪里还容他在关东大地呼风唤雨,叱咤风云。

他不敢贸然派兵渡河,内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面对的对手是韩信。在龙武坡章邯在蒙毅麾下,便领教了韩信的厉害。在临沂城外,更是损兵折将,数万大军折戟。最难以忍受的是,李烈的五千精骑,连楚军的人影都没看到一个,便糊里糊涂炸得灰飞烟灭。以至于章邯当时恨韩信入骨,赏金封爵以求韩信的人头。

若能斩杀韩信于一役,对于章邯同样是一份不小的诱惑。

章邯终于下定了决心,高喊一声:“正副先锋听令!”

便有章平,李良二将趋前,道声:“末将在!”

章邯便道:“着副先锋李良领本部人马当先开道,正先锋章平督三千军压阵,过桥接应大军渡河!”

那李良听到这命令,气得差点两眼翻白。

那秦人从来不把降兵降将当成是自己人。张楚宋留降秦,却被秦二世胡亥斩首于市;东海秦嘉领两万军降秦,却被当作炮灰去与项羽死磕;李良领五千军降秦,前不久还立下大功阵前引诱赵国名将李齐,助李烈一箭射杀李齐,不料还是被章邯作了挡楚军利箭的盾牌。

那章邯说得轻松,轻飘飘的“开道”二字,却谁都明白这二字的含义。先过河的先死,不死也要脱层皮。李良五千亲信中只有两千骑兵,今番全部带出。章邯一句话,便让他们全部沦为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