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章平已经应诺,那一边李良还没吱声。章邯眼现峻色,右手紧握太阿剑,冷冷道声:“李将军,本侯的军令,你可听到?”

只要李良再一犹豫,他便一剑斩下,杀了这降将以正军纪。

李良倒吸一口凉气,道声:“末将遵命!”

章邯以嘉许的神情点了点头:“将军冲锋在前,本侯亲自为将军击鼓助威在后。”

要人去当炮灰,少不得要说些甜言蜜语匡人。章邯身经百战,对于此道是炉火纯青。

※※※

眼下的焦点便是过桥。楚军并未派兵阻截在桥的另一头,只是用弩手分三面将桥围住,看得出他们的目的便是在秦军过桥时用利箭饱喂。

章邯对此倒想得清楚,“楚军的弓射程没我军的远。只要他们敢上桥阻截,我军的强弓硬弩便会把他们射成刺猬。”

那李良也是沙场老将,既接受了过桥的命令,便要考虑将伤亡降至最少。他望了望那石桥,对章邯道:“敢向大帅借橹盾两千。”

古时打仗的盾牌,按分量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各有利弊。轻型利于奔跑,却不利于挡箭。重型防守甚严,却不利于机动行军,快速穿插。最大的重盾无敌神牌,能藏25人。又按材料分为木盾,藤盾,柳条盾,金属盾,铁皮镶边毛皮包裹的混合盾。那金属盾只有大力的将军才提得起,当时普通士兵用的皆是铁皮镶边毛皮包裹的木盾。橹盾便是一人高一米半宽的混合大盾。

本来骑兵马辔上只挂有轻盾一面。为了渡河作战,章邯带了大盾数千而来。听李良借盾,便道:“将军自取便是。”

李良便令部下到拖放盾牌的战车上各取橹盾一面。

“咚咚咚”,大鼓响起,章邯亲提棒槌,催促李良进军。

李良高喊一声:“下马,蹲伏前进!”

要过这石桥,想纵马而过,绝对是楚军弩手的活靶子。前面的马被射杀,只会阻碍后队的驱驰,不闹得人仰马翻才怪。半蹲过桥,以橹盾挡箭,便是最好的方式。

两千骑兵皆下了马,改作了盾手,以膝支地,鳞次匍匐上了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