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西凉大马入京城【第二章】

大小几十个头领恨恨开口,不仅盖勋后悔了,就是几日来一再上火恼怒的左昌也心下不安,有些后悔之前送往雒阳的荐举奏表。

但凡明眼人都知道,董虎在易乱羌人后面趴着对整个凉州有怎样的好处,可若董虎不在后面趴着了呢?

刺史左昌、太守范津、长使盖勋……看着一干羌人头领愤恨眼神,全有些暗自担心、后悔。

大汉朝士人大差不差都有良好的家世,所受的教育都是这个时代贵族式教育,眼光自是不会太差,按理说他们是不会轻易让董虎放开东羌后方威胁的,这对于凉州安定并无多少好处。

不仅左昌、范津、盖勋等人愿意董虎与各郡羌人不和,凉州各郡官吏同样愿意,但他们都知道,即便董虎离开了河湟谷地,河湟谷地也还是各郡羌人的后背威胁,各郡羌人若要造反,就必须先解决了河湟羌。

一年前,董虎摧毁了河湟羌各部,用粮食、牛羊驱使着无数人向西,一个个大小羌部、村寨被暴力摧毁,之后又按照人丁进行田地重新分配,重新划分村寨……

将原有的一切全部摧毁,在破碎后又重新建起新的秩序,河湟谷地几乎成了大汉朝的一个崭新的州郡。

没有世家豪门,没有羌民部落族长,有的只是头上统一的董部,有的是屯田耕种的董部义从。

董虎身在河湟谷地不出来,任谁也没法子,可现在他出来了,西宁城的新主人是一个董家残废儿子,河湟谷地一个有影响力的将领都无,不仅是各郡羌人眼馋的沃土,也是各郡官吏眼中的肥肉。

谁夺了河湟谷地,谁就一举成了拥兵数万的河湟羌王!

董虎把自己的肚皮露了出来,把堆成山的财宝放在所有人眼前。

取?

还不取?

……

哭诉了好几日也没见到刺史、太守、首领大人做主,无数羌民一脸失落的携儿带女逃离渭水谷道,为一万五千董部义从让开通畅道路,可怪异的是,过万董部义从依然不紧不慢,不仅没有加速离开汉阳郡,行军反而更加谨慎……或是更加缓慢,像是担心逃离的羌人汇聚在一起,要整出个十万八万大军干架似的。

散在两翼的数千骑由原本的中队游骑,在汉阳各羌部决定让开道路后,中队游骑相互汇聚形成大队游骑,唯恐逃离渭水道的羌人凝聚在一起,偷袭两三百骑的中队游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