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西凉大马入京城【第二章】

羌人不逃离还罢,过万董部义从每日还能行走个二三十里,全都跑了没影后,行军速度不仅没加快,反而走个一二十里就安营扎寨,可是把冀县内所有人气的肚子疼。

刺史府门前哭嚎的羌人就没断过,本想着羌人都让道了,小混蛋该加速离开了吧?结果却越走越慢,气的左昌只派了从事苏正和训斥一通,连给董虎见面的机会都无。

冀县无人理会董部义从,谁理会谁挨骂,各部羌人正鼻孔冒粗气呢,就算盖勋想见一见狡诈难缠的董虎,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敢出城一见,唯恐把各部羌人激怒造反了,可他却不知,在董虎来到汉阳郡时,羌人造反才是英明决定。

冀县是汉阳郡治所,也是整个凉州的政治中心,所属辖地是渭水河谷最大的一处平整谷地,自此处向东,道路只会越来越狭窄难行,直至进入右扶风地界。

凉州通往三辅通常有三条道路,第一条是最北面的一条道路,是沿着黄河向东,走安定郡,自安定郡北面,沿着陇山向南进入右扶风;第二条道路是走街泉亭(街亭),翻越陇山入陇关,过了陇关就算是进入了右扶风;第三条道路就是走渭水道。

最北面的安定道是大道,是丝绸之路大宗货物常走的道路,但这条道路需要绕开南北纵向的陇山山脉,需要折转的路途较远,而且还不安全,因为黄河北面有西部鲜卑各部,这些鲜卑人时常越境劫掠。

街亭——陇关……也就是陇山道,这条路是西域驼帮喜欢走的道路,可以少走不少路,沿途也没有多少官府吃卡拿要,董虎与关中盐商打交道时,曾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特意走过这条道路,驼队或肩挑货物能够通行,但是马车不行,需要在两三千米的山岭中折转数十里。

第三道路就是渭水道,也是凉州通往三辅最重要的道路。

董部义从在汉阳郡很是紧张,天上飞的鹰隼,地上跑的大黄狗,数千骑撒出去来回搜搜寻寻,唯恐哪个山旮旯里藏了成千上万的贼人,气的汉阳郡上下肚子疼,陇西郡太守李参听着探子汇报很是无语,金城郡太守韩遂则冷笑不断,怪异的是护羌校尉夏育,在听了军卒汇报后,久久不言……

有的人恼怒,有的人气愤,有的人不屑……董部义从可不管这些,依然如同胆小受惊的老鼠,本来十天半个月就能进入右扶风的,一万五千董部义从竟走了一个月,直至走出汉阳郡后,董部义从的行军速度这才骤然加速,而当董虎来到陈仓时,他也接到了郭胜的紧急军令,令他尽快率部救援颍川郡。

自年后唐周告密后,朝廷除了命令各郡县逮捕黄巾贼外,想要出兵平乱是不可能的,其一是正值冰雪未消融时道路难行,其二是雒阳根本就没有可以平乱的兵卒,甚至连坚守雒阳八关的兵力都无,其三就是统军主帅、平贼战略的争吵。

雒阳北军五营只有四五千人,加上各城门、宫门、卫尉郎官,一共有一万五千人,这么点兵卒坚守雒阳一座城池就很困难了,所以需要征募兵卒,军卒征募、钱粮辎重是不可能短短十数日准备妥当的,再加上其他原因,诸如需要判断黄巾贼的造反规模,主力所在,制定计划,确定统兵将领……这些都需要时间,也从一月拖到了春暖花开的三四月。

二月,张角设坛祭天,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名下三十六方渠帅齐齐举兵造反,一时间大汉朝七州二十八郡处处烽火。

冀州甘陵王刘忠,安平王刘续被俘,常山王刘暠弃国而逃,幽州刺史郭勋、广阳郡太守刘卫被杀,南阳张曼成杀太守褚贡……

短短一个月,大汉朝七州烽火四起,看似求救无数,但朝廷很快就察觉了各自的不同,冀州张角三兄弟、南阳张曼成等人在夺了城后,并未继续向雒阳方向侵入,而是各自攻打四周郡县,但豫州的波才、彭脱却在向颍川侵入,领着十万贼众向雒阳方向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