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说到这里,他突然将声音增大。说:“李氏一族深受太祖、太宗、先帝以及圣上皇太后优柔相待,可是贼子狼心狗肺,为了他们的野心,使我朝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可是即使是臣用尽全力,也不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将李氏全部消灭。也许要一年,也许要两年三年,才能将西北边患解决。”

听到这里,众位大臣又是滋滋冒冷气,只要使李氏父子真心实意向宋朝投诚,他们就开心不已了,还要将他们全部消灭。

石坚没有理睬他们脸上的表情,继续说道:“这才是我朝走向强大的第一步。”

这句话使得这些大臣们都要抽摆子了。连赵祯在龙椅上都差点摔下来。这才是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什么?消灭辽国?以后再消灭大食、罗马帝国?将宋朝的龙旗插遍这个大球的每一个角落?

石坚继续说道:“因此臣还需要朝廷对臣的支持,第一让臣亲自主持西北战事。第二答应臣要求的将士。第三也要给臣人力物力的支持。当然这也是暂时的。等到一定地步,就不需要朝廷供应,自会有经费来源。最后一点最重要。臣不想朝廷变成一言堂。可是此举事关朝廷命运,在西夏未灭之前,臣希望在西北战事只能听到一种声音。这才臣才能百分之百有把握将西夏消灭。”

诸大臣才知道他刚才说那么多话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没有野心,让他在西北放手去做。

这也是他今天亮出的第三剑。

s:关于包拯的脸是不是黑的,我在资料上看到的画像应当是暗红色,但绝对不可能是小白脸,但究竟是不是黑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无关紧要。不过北宋时主角喜欢的三个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三个人物,要么再加上一个杨业。至于王安石,虽然他和我是本家,但我真的不喜欢,象司马光写了《资治》,也因为党争,让我不会祟拜的。

第198章 欢迎

石坚主动提出要到西北,不论是王钦若,还是王曾、曹玮,以及吕夷简,他们都不会反对的。通过这个少年在和州就决定了延州的命运,这种本事让他们感到神奇和佩服。还有他满满的信心,示问朝中谁敢将西夏人拿下?刘娥立即下诏命石坚为参知政事、少师、工部尚书判永兴军兼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延州府鄜延路总管。直到此时诸臣全都大悟,怪不得范仲淹和杨祟勋都只是带着一个副字,原来刘娥早将正职留给这少年。同时刘娥为了表达给石坚的支持,将夏竦调回,留下的空缺让范仲淹顶替。

果然石坚听了连忙道谢。当然以他今天的地位去任陕西经略征讨使的职务一点也不过份,象他现在身上挂着很长的官职名称,但这一任命,按照宋朝的规矩,他前面的职务就全部化为虚职,也就是官不在本位。后面才是他的实职,除了这些职务将使他的俸禄又增加了不少外,如果不是知道他主动请程,还会以为刘娥不信任他将他外放了。但刘娥最后的任命让他感到开心,对于夏竦他可真的不放心,在历史上他军事才干也很差,而且他更担心到关捷时候夏竦能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造成整体计划的破坏。相反对于范仲淹的军事才能石坚倒是相信的,就比如这次他果断地将山遇惟亮拦截下来。

有些大臣还想进谏只是这样一来,西北真成了石坚的一言堂,可想到石坚刚才说过在西北的事上他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一个个也不言语了。因此刘娥这道诏书出奇的全部通过。

石坚谢完后,又说道:“启禀圣上、皇太后,臣还想向圣上皇太后讨要一人。”

“哦,是谁?”刘娥在帘后问道。

“杨仲容大人。”

杨促容就是杨文广,字仲容。包括刘娥都知道石坚的杨家关系很好,折老太太临死前还想把她的孙女嫁给这个少年,后来听说了公主对石坚有意才打消了这个主意。不过他这不是任人唯亲,杨文广的确有本事,况且他祖父、他父亲都是为朝廷死在边疆,连刘娥也对杨家敬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