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页

因此,朝廷这种危难的情况,没有调动边境的部队,反而增加了许多武器,特别是那些大炮,为了守城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同时也为等待石坚回归创造了时间。

后来史书记载这件事,说到这是大宋建国以来最黑暗的时候,群臣仓惶不知所顾。而太后在宫中更是为以前猜疑排挤石坚后悔懊恼,加上国势危急,茶饭不思。

当然,渡过了这段时光,就象是渡过了最黑暗的黎明一样,大宋终于慢慢拉开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盛世辉煌。而这一切,正寄托于经过这次的教训,朝廷开始真正对石坚放权。

史书还说道,当时石坚幼年曾为真宗写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明处是讴歌真宗,是不是代表着他自己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因此野史根据这段史书,称呼石坚为大宋之风流才子。(呵呵,明白这名字的来历了吧,不过让狼们失望了。但主角香艳程度,为了满足各位的需要,我已经增加了许多内容和妹妹)

就在众臣不知所顾的时候,薛奎突然说道:“太后,皇上,切莫着急。石大人既然在江宁都能布下一局,那么肯定会在京城布下一局,为皇上与太后排扰解难。”

江宁府这次侥幸保住,是多方面的原因。可是石坚的光芒将张士逊与石达龙的功劳掩映住了。当然石达龙获得消息的来源,说起来也不光彩。张士逊这次更有许多漏洞百出。只是杨偕再次进入了朝廷的视野。当然他也违了例,本职工作不顾,跑到江宁去了,可功远大于过。在各地传来不好的消息时,也只是江宁府这一战勉强算一个亮点。还有赵师旦,过了好半天,赵稹才尴尬地说是他的侄子。

能不尴尬吗?本来他是朝中攻击石坚最多的大臣之一。现在人家破例让他一个布衣出身的侄子立下这样的大功。这两个人不能比了,一比他这个品性也太差了。

众大臣看到他这样子,都感到好笑。不过赵祯高兴,立即传旨让这俩人进京,那是要重用了。

然后召梅道嘉进殿,因为他的官衔太小,还没有资格参加朝会。

一会儿梅道嘉进殿,他说道:“石大人离开江宁时,是留下了三条计策。江宁府是其中之一。”

“三条计策?有没有关于京城的?”赵祯着急地问道。

第454章 匕现

呼啸的西北风吹来,带着肃杀萧瑟。

种世衡和李若谷站在鄱阳湖的湖口。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但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雨季时水势汪洋,但在旱季许多地方裸露出来,似乎鄱阳湖都快成了几条河流。

现在正是隆冬季节,河面开始变得狭窄起来,大量的滩涂露了出来,上面有白芦萎黄,湖菰瑟瑟,许多来自古斯、高丽、契丹、女真的候鸟在这里翔集,万鸟喧哗,景象颇为壮观。

也因为湖面变得狭窄起来,所以叛乱的南康军才得以顺利渡过鄱阳湖口。当然这也是相比于水连一片,水枯一线这种中国少有的淡水湖的特一奇观,可鄱阳湖的湖口还是水势浩大,波涛汹涌,水面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