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566 字 2023-03-15

终于出发,也可不急的,可担心李敬玄到了青海,胡乱安排。还要立即赶往长安,召集一批军队,审查物资。所以等四女前面一进东宫,后面李威就立即离开。

太子又要亲征,洛阳万巷皆空,涌到天门街两侧相送。

李威率着几千士兵,在这个黑压压望不到头的老百姓中,就感到自己象一个飘零的落叶那样缈小。

一个太子,居然只是一片叶子,想到此节,忽然骑在马上大笑起来。

相送的文武百官一个个笑得莫明其妙。李威拱了拱手道:“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孤去也。”

说着一勒跨下去年龟兹王白素稽进献的大苑名马,带着众将士,飞快离开洛阳城。

第320章 重来淮水

“启禀父皇母后,儿臣想修书。”李贤伏下说道。

“你何来此意?”李治惊讶地问。

在唐初修书可不是一件小事,隋唐更替之际,各种战争精彩纷呈,动辄就是几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可是存活下来的老百姓五不足一,各种图籍多有毁失。藏书最多的只有皇家、各大世家,因此许多大儒来自名门世家,亦是此理。想要修书,必须翻看各种原始的史料,一人不行,需许多人协助才能修书,而一些重要的史籍,只有重臣才能得以进出。

因此修书,特别是修史成了重臣的特权。还有一例,昔日魏王李泰要修《括地志》,李世民也大意了,十分高兴,准旨,于是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人一起撰写,卫尉供帐,光禄司供饮食,许多文学与贵族子弟立即竞相投奔。李泰要焰也随之起,隐隐凌驾于李承乾之上。

所以李承乾做了许多荒唐的举动,固然是他不争气,也是气极之下自甘堕落的。

还有一例,为了巩固李弘东宫地位,不仅让名臣兼任东宫职位,又让文学人士与名流,在东宫修书。但太子长大后,地位稳固了,李治又开始想入非非,也没有再让东宫修书了。

要么就是武则天注书,但她始终是皇后,也没有想到她最后会是女皇。因此无论怎么注书,以后还是太后,一个权重的太后,一个权轻的太后,不会去登基。

所以李贤说完后,李治立即惊讶警惕起来。小六子来势不简单哪!

“父皇,是这样的,儿臣翻看《后汉书》,又看了各种注释的版本,其中多有错漏之处,许多注释让人啼笑皆非,因此儿臣不自量力,想重新修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