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58 字 2023-03-15

“这几年,也辛苦你了,”李威说道。

狄蕙与狄好地位虽贱,可岁数最大,多少也带了一些好头。否则后宫之中,不会这样的祥和。也许未来不会如此,可至少现在,李威不需要为后宫担心。

“臣妾那敢,是陛下的教诲。”但狄蕙话风一转,道:“不过陛下,后宫之中,有子女的地位很薄,她们这样……”

无论裴雨荷,或者郑宫楚,或者杨敏,这三个女子到现在依然没有身孕。婉儿不能算的,对李威不是很有利。只有这三个妃子有了儿子,东宫将来的继承人才有说服力。

对此,狄蕙也不吃味,无论如何,将来太子,肯定不会是她与狄好的子女。陛下地位保重,才是所有东宫的妃嫔之福。

“我也不知道……”李威摇了摇头。看样子,是不是要再节制一些,提高“质量”?

说着话,太监从外面进来,禀报裴行俭求见。

“让他进来。”

一会儿裴行俭走进来。让他坐下来,李威说道:“吐蕃使者前来议和,使我想到了一件事。吐蕃之叛,主要是亲唐派的大臣太少,加上他们性格本是狼子野心导致。突厥亦是如此,比如灵州、丰州到凉州这一带,这两次很少有部落参与暴乱当中。我曾想过原因,安置的部族主要是吐谷浑人与薛延陀残部,阿史那社尔部,少量党项,还有欲谷设部与契苾部。吐谷浑部仰仗我们唐人生存,两代与我朝联亲,所以暂时不会叛。党项人亦是如此。阿史那社尔部更不用说。欲谷设部族民不多,又深在凉州。契苾父子世受我朝深恩。薛延陀部是铁勒人,纵然不满,与不会与突厥人联手。要么南河套,安置的是昭武九姓之人,他们同样与突厥人没有多少深厚的友情。所以稍稍平安。可裴卿,你觉得是不是有着利益牵涉,或者重恩抚之,才能确保忠心?”

“陛下,此言很正确。”裴行俭不由皱了一下眉头。造成这原因,有种种机缘巧合,从漠南到漠北,不可能每一个部族皆象这几部一样,要么只有象对待回纥人那样,可那样,却是寄托在损害他部利益基础上,强行拉拢起来的关系。缓了一缓说道:“陛下是指……?”

不可能每一部都象对待吐谷浑那样优抚。关健还要唐朝自身强大,不知道李威将这个问题翻出来,指的是什么。

“我想,你此行,可带一个人过去。”

“你是指阿史那道真?”

阿史那道真是阿史那社尔之子,阿史那社尔对唐朝忠心,不仅是他有战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十一岁时便以骁勇闻名于本部,比论弓仁还要牛叉。后来颉利可汗出兵攻打唐朝,铁勒诸部与薛延陀皆叛,欲谷设前去镇压失败,阿史那社尔出兵相助,这时候他很年青,也不是薛延陀的对手,同样也被打败。正好颉利兵败于唐朝,无奈之下,率兵西走,逃到了西突厥。居然让他成功了,在西突厥发展成十几万人的大部族,对各部酋首说,首为背叛破中国者(这个中国指突厥,仍认为突厥是中国正朔),延陀之罪也,今我据有西方,大得兵马,不平延陀而取安乐,是忘先可汗,为不孝也。若天令不捷,死亦无恨。各部酋首劝说不听,亲率五万余骑攻薛延陀于碛北。此时才二十几岁。然而,输得很惨。

回来后仅余万骑,又畏西突厥之逼,不敢在高昌久居,于是贞观九年率众东行,归附大唐。李世民早就闻听此人英勇善战。一到长安,立授左骁卫大将军,嫁皇妹衡阳长公主为其妻。

皇家嫁女是一个风向标。

李渊为了安抚山东门阀,多嫁其女,给崔郑王卢,李世民此时安定全国,已经由乱入治,不需要再看山东门阀的脸色行事,于是多嫁其女为功勋。此时阿史那社尔寸功未立,得公主,得赏赐。因此,对李唐十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