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14 字 2023-03-15

这一战没有打响,似乎在向消耗方向发展。

打消耗战,萨勒姆并不害怕,论勇敢,唐朝军队听说似乎很勇敢,在热海,在伊丽水,两战皆取得辉煌的战绩。但对付那群散兵游勇,自己同样能办到。并且自己军队都是经过多场战役的老兵,久经沙场,又是忠诚的教徒,没有交战,但私自估测,会在唐朝军队之上。要么就是剩余的军队,数量最大,自己的波斯伪军,唐朝的河中与吐火罗联军,相信旗鼓相当。剩下的就是乌浒河。

乌浒河容易渡过,自己想渡过去,唐朝军队阻止不了,唐朝军队想渡过来,自己也阻止不了。所以每次向河中地区发起进攻时,皆从乌浒河中下游渡过去,再向河中各国发起进攻的。这是优劣之势悬差太大造成的。若是不大,作为渡河的一方,总是容易受到打击的一方。也是他将军队扎在南岸的原因。

要么从吐火罗方向发起进攻,自己是防守的一方,有城墙之险,也是占优势的。想到这里,他在谋夫城安心地调动军队。

但是卜扎里夫刚一离开谋夫城,斥候就传回了消息。唐朝军队节奏忽然变快了,他们刚到沛肯城,各路军队没有会合完毕,兵分三路突然南下,中路两万唐军,左右五千唐军,很快抵达乌浒河,然后砍伐树木,在做木筏子。

这个节奏的变化,让萨勒姆感到很不舒服,从谋夫城不得不率领三万军队先行赶到前线。

……

听着斥候禀报,薛讷折服地说道:“陛下,一切在你掌控之中。”

李威就在中军。另一员大将李谨行则继续留在沛肯城调度。

换在唐朝很了不起,皇帝亲自上阵。但大食没有惊诧,前几代哈里发,那一个没有上阵作过战的。听了薛讷的话后,李威说道“薛将军,不可小视,此人作战勇猛,类似你父亲,等到交战,才能水落石出。”

萨勒姆军事才能还是很可以的,波斯各路义军,让他打得抬不起头。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若是自己不亲自前来,有可能一两年,就能将泥涅师鼓动的各种义军,镇压下去。

李威说是类似,不是萨勒姆就达到了薛仁贵的高度,估测了一下,薛仁贵、萨勒姆、王睃,三人作战风格很相似,但萨勒姆只在王睃之上,却有可能在薛仁贵之下。

李威也细细地思考了萨勒姆不足之处。

他没有想到自己真敢与他们大食人开战,还停留在唐朝以前的政策印象中,自己这次进攻,是给了他一些准备的时间,但那是从战略角度考虑的,准备并没有自己充分。这是自己有利的第一点。

其次对情报工作,萨勒姆重视了,然重视得不够。

比如乌浒河,自己一次没有来过,可通过各种情报,他对乌浒河绝对比萨勒姆要清楚。包括乌浒河的水流量,各处地形,甚至都知道它每年有三个月的冰封期。因为地势东高西低,地中海来的潮湿空气,碰到了高山,中上游的雨期漫长,雨量有可能是下游的十几倍。还有乌浒河的讯期,宽度,各条支流,以及两边山脉、绿洲、城池、关卡、温度、出产等几乎所有情况。

不仅乌浒河,呼罗珊与塞斯坦地区所有地形,以及大食各个将领的情况,自己都知道一个大概。然而萨勒姆则有可能仅知道自己是两个方向进攻的。其他的,比如自己军中各将的情况,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