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想必,这也是精义其中,所说的人力有时而穷、有时而尽的原因吧。

殷扬甩了甩膀子,放松了下手臂,知道自己这降龙第一掌,短时间内恐怕是成不了的,不禁就有些郁闷。

心里暗想着,要不然,就干脆倒着来,先试一试那最后的一掌“神龙摆尾”?

这降龙十八掌的“神龙摆尾”,之前曾有名曰:

“履虎尾!”

意指攻虎后背,却一脚踩在老虎的尾巴之上,反被虎头回咬的猛恶之式。

萧峰精简《降龙二十八掌》时,嫌这文绉绉的卦名说起来太过不顺,便与二弟虚竹子商量,直接改作成“神龙摆尾”。

这最后一式,确是实打实的救命杀招。用于劣势反扑之时效果最佳,往往便可以败中取胜,无往不利。

殷扬心想,“降龙伏虎”倒似有些关联。只是,少林派的《罗汉伏虎拳》他也会打,不过是少林寺的罗汉堂基础拳法罢了,又哪能跟“降龙”相比?要说什么真正的高手,运拳用招信手拈来,俱有莫大威能,便是使罗汉拳也属大家风范,殷扬却又不信。

照他想来,若真让两个功力、境界都差不多的高手彼此相斗,一人用“降龙”,一人用“伏虎”,溃败的那个明显就是后者。

殷扬相信,一路平常的拳法,在高手手里亦可绽放光彩,能常人之所不能!就像当年乔峰在聚贤庄内以一手普普通通、人都会练的太祖长拳鏖战群雄,便是鲜明的明证。

不过,什么“大家风范”之说,殷扬确始终不屑。这些虚词,都在于高手本身的实力,而非武功等级的差异。以强击弱下,又有什么值得宣扬?

殷扬沉思片刻,身形乍动,错步旋身,微微沉肩的同时,右掌从自己的右侧腋下隐蔽的反手发出,突兀地直击背后。整套动作流畅自如,就宛似行运流水一般自然滑顺。

比起刚才,初习“亢龙有悔”时的艰难,完全不可同语论之。

殷扬微微一笑,收式而立。却是没有想到这第一十八掌,反被自己最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