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第二天一早,孔明便带同赵子龙,以及数十亲兵,便毅然决然的赴江东柴桑而来。随行又带了大批祭奠之物。

孔明和赵子龙抵达柴桑,鲁肃见孔明亲赴奔丧,对周瑜三番数次加害,并无怀恨积怨,便不忍阻止,下令让孔明进入柴桑,赴周瑜的灵堂拜祭。

东吴诸将见孔明进入灵堂均怒目而视,极欲杀他而泄恨。但又见赵子龙身佩倚天剑随身护卫,江东诸将对赵子龙的神威尚心有余悸,因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且鲁肃身为大都督。亦允许孔明入灵堂拜祭,诸将也不敢擅自行动。

孔明对东吴诸将的横眉怒目只作不见,与赵子龙一同进入周瑜灵堂,又摆上大批祭奠之物,亲手向周瑜的灵位奠酒,跪下宣读祭文。

孔明亲自撰写的“祭瑜文”,详细颂扬了周瑜的一生,极尽赞扬的热诚,令在场东吴诸将亦之感动。

末了,孔明哀哀颂祭道:“呜呼公瑾,生死永别了!君如有灵,当鉴我心。本欲与君同谋大业,犄角之势,东西相应,同舟共济。痛君早逝,从此天下再无知音!呜呼哀哉,痛切人心。”

孔明祭时,伏地大哭,泪如泉涌,悲恸不已。

东吴诸将见状,怨恨之心不由大为消灭,皆暗道:世传公瑾与孔明积怨甚深,但见其拜祭真情,世上所言不可信。

鲁肃在场,见孔明如此悲切,忆起周瑜确曾三番数次欲加害孔明,孔明却顾全大局,毫无私心积怨,心中不由大力感佩,暗道:周瑜之死,乃其量窄,自取而已,又怎怪得孔明,而且目下曹操势大,孙、刘联盟抗曹,乃唯一自保之计,绝不容损坏啊!

孔明不嫌旧怨,不顾凶险,亲赴江东拜祭周瑜,终于化解了东吴将士的怨恨,大大的巩固了孙、刘、联盟,而孔明的西进益州大计也再无后顾之忧了。

第八回 西方煞气

天机浩渺,乾坤运转,天下三分的天机大势仍在不断演进。

就在荆州南群的刘备、孔明、庞统等正操练兵马,广积钱粮,积极准备西进益州的战略大计时,天下大势竟又进一步向有利于刘备的态势演变了。

周瑜死后,鲁肃继任东吴大都督,孔明亲赴江东柴桑致祭,化解与东吴的积怨,孙、刘联盟因而更巩固,这种种讯息传入许昌时,曹操即召集谋士商议。

曹操道:“周瑜已逝,其位由鲁肃继承,鲁肃与刘备、孔明交厚,孙、刘两家的关系必比前巩固,此对我乃一大威胁也,诸公有何高见?”

谋士荀攸是曹操最得力的文臣,他闻言即抢先献计道:“周瑜已死,鲁肃无能,丞相宜先取孙权,再破刘备,灭此两人,则天下大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