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刘备自己则坚决率十万大军,从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东推进,直捣东吴的腹地。

沿途吴军的抵抗竟十分微弱,因此刘备的大军,很快便进抵猇亭,前锋甚至插入猇亭,将孙权的侄儿孙恒所率的一万吴军包围了。

陆逊所率的东吴主力,此时已屯驻于猇亭的北面,正寻找与蜀军主力决战的时机。

但蜀军前锋包围孙恒部队,却在陆逊军中引发战与守的激烈争辩。吴军的大将徐盛、韩当、潘璋、宋廉等认为,孙恒是孙权之侄,若有闪失,则有损吴军的军心,于孙权面上也不好看,因此主张出兵迎战。

陆逊却断然说道:“孙将军深受将士爱戴,夷城牢固粮足,必可坚守,以消耗蜀军的战力,以利我军寻机与蜀军决战。此乃我不救孙将军,而孙将军之危,必解的上策呀。”

徐盛、韩当等将,自恃是东吴的宿将,各自矜持,心怀不满,哗然而起,斥陆逊懦弱无能,不肯听从陆逊的军令。

陆逊见状,即按剑而立,厉声道:“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亦畏惧于他,现已攻入吴国国境,是一大强敌!怎可轻率冒进。诸将共受国家恩泽,须此相和睦,协同杀敌,以报答国家,若不听号令,各行其是,岂是取胜之道?我虽乃一介寒儒,却受命于主上,主上既令诸位屈就于我,乃因我有所长,尚可称职,能忍辱负重。望诸位各司其职,军无戏言,令出如山。”

众将听陆逊义正辞严,不敢再议出战。但内心却均忧虑战局的安危,抱怨孙权用人不当,对陆逊这位懦弱又骄横的大都督,敢怒而不敢言。

就在此时,有前哨来报,说蜀将吴班数千人立营于平地,向吴军挑战。诸将趁机又向陆逊请战,力争进击蜀军山下之兵。

陆逊却仍坚决拒绝出战,他向诸将解释道:“刘备举大军东进,锐气正盛。且蜀军高踞山腰,占扼险要,难于一举攻破,即便攻破,亦难获全胜给蜀军以喘息反扑之机,若出击失利,更影响战局,便非小挫了!目下我军宜鼓励将士,多出谋划策,以待形势的变化。而此地并非平原旷野,不必担心蜀军大举进攻的风险。蜀军沿山地展开,行走于山路崎岖,必易于疲累。抓住蜀军的弱点,便可以一举将其歼灭!”

刘备的蜀军方面,以一部兵力围攻夷道的孙恒军,大部兵力从巫峡建平(巫山县)到夷陵分布,扎下百里长的营寨,首尾相连,以便易于救。而且扎营之地多是山腰、山地。刘备以为,据军于高处,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攻可势如破竹,守可稳如盘石。

刘备故意对夷道的孙恒军攻而不破,引诱东吴军前来救授,蜀军便可一举将东吴的援军歼灭。

但陆逊并不上当,并不因孙恒是孙权之侄而打乱部署战略,坚持防御,寻找战机。

就这样,蜀军与吴军僵持住了。

孔明留守蜀川,他的心却一直追踪着刘备的动静。他派出探子,前去刘备营中探视。探子回报,将刘备的扎营情况呈报孔明,并大赞刘备首尾连营百里,极有气势,固若盘石。

不料孔明一听,即顿足道:“向主公献此百里连营计者,当斩毋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