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六岁那年,王船山随父亲路过金山寺,拜见法海。王船山的父亲,颇有些文名,所以法海没有避而不见,那夜他们一起赏月,法海忽然让王船山的父亲作诗一首,他父亲一时半会间哪里做得出来,这时,六岁的童子王船山,张口就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纱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当时西湖还有一个老龙未去,听到此诗,还出水杨波助兴。

法海虽然高僧大德,也不禁为之侧目。

于是有心试他一试,以月为题,让其再做一首。

王船山毫无惧色,信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近十年来此人就隐居在庐山,著书立说,门下弟子无数,隐然间就超越了四大书院。

他以雄厚的学识,灿如星河的文气,彻底压服了当代诸位大儒,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宗师。

若非儒家不求长生,不求鬼神,以他的境界,旦夕之间可成天人。

当然王船山能和黑山老妖一斗的关键,还在于当初夫子留下的一件宝物。

诸子遗物,非仁智之士,不可驱使。

这需要自身的道理,和诸子契合才行。

所以这件儒家夫子所留的宝物,自古以来能驱使的都只有当代最杰出的大儒,这也是王船山公认大宗师的重要原因。

那宝物又叫做春秋笔,口诛笔伐,煞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