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风捂住胸口,忽然哨声响起,一个非常熟悉的机器开始运作了。

造浪器,陆水走到准备区域,看到不断朝着水面淋水的装置,它的启动意味着一件事,10米跳台正式开始。

赛场安静下来,e1和e2两组技术裁判先入座,随后是身后5名同步裁判,分别坐上s1到s5的位置。两侧看台的上座率有50,f区离跳台最近,所以坐得最满。路乐就在f区的2层1排,随队后援大多都在这一排待命,他底下就是教练们,他们不用坐在看台区,而是下方的自由活动区。

哨声再响,第1组运动员已经出场。

“马来队员波平和普昆。”第6组还不用上台,顾风在底下给陆水讲,“他们两个人是表兄弟,一起来中国读书的,默契性非常强。”

话音刚落,10米跳台响起了跳台的硬弹声,兄弟俩从跳台一跃而下,标准动作401b,难度系数20。

掌声瞬间响起,路乐也跟着鼓掌,大规模地吸收外国强手来国内比赛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401b,向内翻腾半周屈体,固定难度,这个动作简直就是白给中国运动员的,考验基本功。

技术分和同步分都给出来了,技术分分别是65和70,同步分65,65,70,5个有效分数求平均,然后乘3拉大分数区间,最后乘20,实得分408。

还不够,路乐摇摇头,这分数对外国选手而言不错,对中国的优秀选手还不够,40分的规定难度基本上就是跳废了。

比赛继续进行,底下等待的运动员一层一层往上走,当10米跳台上的人正在比赛时,下面次级的选手会进行热身和卡点,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机会。

终于到了万众瞩目的第5组,丁汐和苏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