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水和顾风已经到了倒数第2层,再往上就是10米台。他们目前都不知道对方的组别,困难系数加成要保密到比赛前。场上完全安静了,水面在造浪器的淋水功能下不断掀起涟漪。

主裁判的哨声再次响起,丁汐和苏绍这对最最热门的选手正向站到了跳台的边缘,同时伸起双臂。

这个起势的姿势让顾风和陆水感觉非常熟悉,心里隐隐有了答案。这算是什么特别的缘分吗?他们的第1组固定难度动作竟然和丁汐苏绍撞上了。

果真,等到两人起身时,陆水就认出了这个动作,101b,向前翻腾半周屈体,一个20难度的基本姿势。

刚才已经有选手做了103b,向前翻腾一周半屈体,多翻腾了一周,可是两个动作的难度系数却是一样的。可为什么这个半周的动作也是20呢,就是因为它慢。

一旦一个动作放慢了,那么所有人的注视都戴上了放大镜滤镜,从起跳的脚踝发力点到腾空高度的标准线,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可以慢慢看的片段。教练常说基本功不基本,就是这个原因,真正考验运动员的就是基本功,拉开中国和外国差距的也是基本功。

在中国队的优势项目上,基本功真的好太多太多了。

完全挑不出错误的101b,丁汐和苏绍入水了,水花声音甚至都发脆。

分数很快出现,有效技术分是95和90,同步分95,95,95。实得分冲到了564。一个超高分,要知道第1轮和第2轮就算跳满了也只有60分。

“好厉害。”陆水不自觉地说。

“丁汐原本就很厉害,但是因为受伤没能进入国家队。”顾风说,太多运动员都卡在了伤痛上面,“他和苏绍也是从小一起训练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参赛,他们就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