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传胪官立于金銮殿右侧丹陛上,双手捧出金榜开始唱名:“葵巳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泰安府沂水镇穆苏!”

“葵巳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泰安府沂水镇穆苏!”

“葵巳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泰安府沂水镇穆苏!”

依惯例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唱名要连唱三遍,再由大殿两侧的卫士们一声接一声的喊,直至传下大殿传遍广场,回音绕梁气势磅礴之意方才过关;听见自己的名字,穆苏出列行至当中的御道跪下叩谢皇恩。

唱名之后,宣读诏书,进行授官,寒窗苦读数十载到这里便是自此走上阳关道;按规矩,进士中一甲前三殿试后立即授职,二甲、三甲的进士、同进士可待之后经过朝考再行定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兴元十三年葵巳科殿试泰安府沂水镇才子穆苏高中榜首状元,并县试至殿试六元及第,德才兼备,敬慎持躬,乃我大兴旷世之才,特此昭示天下,举国同庆!今授正六品翰林院侍讲,钦此!”

殿内文武百官低垂头颅,暗自揣测果然前些时日得到的消息不假,皇上当真是对这常宁侯家的世子青眼有加,按惯例新科状元授职也仅是翰林院从六品编撰,且得在翰林院好好磨练磨练,平日里做些修撰史书、整理藏书之类的杂事。

哪里能这般一开始便是正六品的侍讲,人人都知翰林院虽为天子近臣之地,但升迁一官半职难如登天,且还是侍讲这样能直见天颜的位置,那可是能为皇上充经筵日讲的,多少人抢破了脑袋也去不了,竟如此轻易给了穆苏,看来同常宁侯府的联系得热络些,许多官员如是这般想着。

两百余名进士也向穆苏投去羡慕的眼光,他们尚且还不曾有着落,而穆苏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天子近臣,当真叫人心中羡慕。

“臣穆苏领旨谢恩。”穆苏再次出列叩谢皇恩,双手接过内侍小跑送下来的圣旨。

一甲前三的授官诏书宣读完毕,穆苏领着两百余名进士同文武百官行三跪九拜大礼恭送兴元帝起驾回内宫;随后礼官带着由穆苏为首的两百余名进士游街,除一甲前三外的新科进士分左右两列自侧门而出,而状元、探花、榜眼从午门、端门而出,这是极高的礼遇。

长队出了皇城至宫门处,礼部扈从呈上来金花和红绸缎一一为状元、探花、榜眼系上红绸缎、簪上金花,三人骑上高头大马,仅穆苏身下马匹为一匹白马,其余两人皆为枣红马;鼓乐吹锁的乐队在前方开路,跨马游街正式开始!

京城万人空巷,十有九户都赶来看新科状元游街,人群涌动,锣鼓喧天,万众瞩目下穆苏头戴二梁朝冠,身披红绸,面容如玉,身姿如松,手捧钦点圣诏,足跨金鞍白鬃马,当是鲜衣怒马少年时!

两旁仪仗引声高呼,街道两侧百姓扯着嗓子欢呼不停向状元郎招手,还有那望子成龙的抱着自家孩子想要让其沾沾状元郎的喜气,日后也光宗耀祖。

夹道亭台楼阁上,豪门大户人家的闺阁小姐们登临观看,捏着绣帕打量着下面的一甲三进士,官宦人家消息灵通,早已打探到了今科进士们的出身。

榜眼乃寒门学子,家中不过良田百亩算得一方地绅,入不得眼;夺目的是今科的状元和探花。

第82章 跨马游街

今科探花乃是内阁齐大学士之子, 书香门第出身在京城素有才子之名,京中不少闺阁女儿对其暗许芳心;不过今科状元才是凭空跳出来的一匹黑马,论身世乃是侯爵世家的嫡长子,且早已请封世子日后是板上钉钉的侯爵, 再论学识自不必再言, 能穿上这绯罗袍骑上这白马已然是独占鳌头。

历届科考探花皆选科考中略俊俏的男子, 可瞧着这状元郎倒是比探花郎俊俏上许多,身形修长背脊挺直,姿态仪容极为俊雅, 既有书生温文儒雅之感又不全然似平常读书人那般弱柳扶风,其面如冠玉, 目若朗星, 薄唇轻抿, 沉稳而内敛,让人难以移目。

沿路游行不少闺阁姑娘将手中的绣帕或是香囊扔了下去,倒也不见穆苏有丝毫动容,只见其双眼目视前方, 并不曾抬头向上看一眼,惹得一众官家小姐柳眉微蹙, 暗捏绣帕;楼阁之上,一女子轻倚凭栏双眸定定看着下面那一抹红, 纤纤素手紧紧攥着衣裙,直至清晰可见的褶皱出现也不曾松开。

“湘菱?”直至身后户部尚书家的小姐轻轻拍了一下肩,温湘菱这才回神转过身来;惹得户部尚书家的小姐一阵打趣:“你这是看痴了?”

“没……有,你莫要胡说。”温湘菱忙反驳, 却颇有些掩耳盗铃之意。

户部尚书家的小姐见温湘菱此般心下了然,循着下面队伍看去仔细打量了一番为首的状元郎轻点:“确实是难得的俊才, 湘菱倾慕也是理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