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6256 字 6个月前

这种团在古代很常见,什么橘子团,什么糕点社,诗酒社,还有蹴鞠马球书画等等。轻羽团也就是一群爱好羽毛画的人聚在一起,没事一起讨论怎么画得更好看。

纪彬再次仔细看看这羽毛,笑道∶"樊城主,你想不想给海太城增加税收?"

想不想增加税收?这还用说?肯定想啊!做梦都想!

等等,是这羽毛?!

樊海钧果然一点就通,立刻道∶"因为鸟儿每日清晨都会去海边捕鱼捉虫,所以水边有很多掉落的羽毛,若是将这些羽毛收集起来,卖给那些轻羽社的人。"

樊海钧怎么也在汴京待了大半年,虽然那时候他身份不够,对什么团什么社更是身份不够,不能加入。

但他也是远远瞧过几眼,反正他手里随便一根羽毛就比那些羽毛要好看。谁让他们这里人迹罕至,鸟儿众多,漂亮的鸟儿更多呢。

纪彬听着樊海钧如此上道,开口道∶"那你要怎么接触轻羽社的人?"

怎么接触?

这倒是让樊海钧犯难,那些能加入高档社团的人,大多家境殷实,这才能呼朋唤友,吟诗作对,吃茶享乐。

他要是能凑过去,也不会被分到这种地方了。

纪彬又看了看在造船的人,再看看了这些羽毛,对樊海钧道∶"先让人收集羽毛,但要说明,只能捡羽毛,不可以捕杀。捕杀鸟儿获取羽毛是竭泽而渔,你应该明白,而且海太城现在人口少,只要捡羽毛就够吃饭的了。"

这些羽毛自然不能只是捡起来就好,还需要进一步地洗净晒干,然后小心收集起来。

之前用百里船送了新皇几百斤海鱼。现在他还是送东西过去。

自然是用修建好的快船缩短航行时间,把漂亮的羽毛送过去。

要知道这些羽毛,可不止樊海钧所说的能用来做羽毛画,更能做首饰,做刺绣。现在就先从轻羽画入手。或者说从新皇那边入手。

纪彬微微一笑,樊城主竟然有点发冷,这是在干吗?

虽然纪先生笑的很温和,可总觉得他在筹划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啊!

但樊城主不管,只要能让海太城百姓提高收入,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纪彬也明白,如今说不让捕获鸟儿,只准捡羽毛,自然也只是说说,以后还要有更严格的命令下来,来约束此事。

现在刚开始也没什么问题。

羽毛可真是好东西,可惜海太城很多人不明白。纪彬甚至也是最近闲下来,才开始琢磨这件事。

有纪彬提议,樊城主自然立刻动员兴华府百姓收集羽毛。

这里的百姓大多年老,但也不是不能动,捡羽毛这种事还是简单的。在樊城主说,这些羽毛可以去府衙换粮食的时候,大家的动作都很利落。

即使换粮食而不是换银钱,这已经足够让很多百姓动心了。

虽然现在日子比以前好点,官府也会给让他们饿不死的粮食,但再多再好的确实没有的。眼着着兴华府因为年轻人有干劲活力十足。

他们这些被留在海太城的小孩老人们,心里自然是感慨的。现在知道自己有用,还能做事,大家都不嫌累的。

除了羽毛之外,海边的海贝他们也可以捡起来卖钱,纪彬一点点地抠唆着海太城的东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简直要把海太城里里外外都利用干净才行。

海贝那些东西也是洗净的,羽毛自然也是。

谁知道这样一来,倒是让郑老四杂货摊受益,卖出不少皂角出去。

这些皂角还是从兴华府作坊进的,因为有纪彬的书信,那边给的价格还很便宜。郑老四的老娘看着,眼睛都湿润了。

她家四个孩子,唯独最小的老四照顾她,剩下的人要么死了,要么跑了,可也是老四最辛苦过得也最不好。

都是因为她才拖累老四。

现在看着老四能赚到钱,心里别提多宽慰。

整个海太城因为纪彬动员起来,能捡羽毛的捡羽毛,能捡海贝的捡海贝。但还是前者为主,可其中洗晒也很重要。羽毛的品相更为关键。

好在这里的老者们有足够的耐心,这活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只要耐心细致,洗晒的时候不破坏羽毛就好。

甚至有个老人家,自己做细绒的小毛刷子,清洗羽毛也变得方便快捷。在纪彬的鼓励下,很快有作坊重金买走这把小毛刷子,再以极低的价格卖到这边。

反正这极低的价格,是纪彬笑眯眯的看了那作坊老板一眼,价格立刻少了一倍。现在海太城人手一把小刷子,细细地刷着羽毛。

而樊城主也没食言,羽毛换粮食,全都来府衙领就好。

按照纪彬的意思,当然不能直接给钱,直接给钱容易逐利,粮食反而能让大家更冷静。最重要的是,还限制了每家交羽毛的数量,一两干羽毛换两斤粮食,一个月最多换二十两,也就是四十斤粮食。

这个数字不多不少,够老人家吃饱饭了。

樊城主这边的粮食,当然是问兴华府要的。

兴华府那边的情况可比海太城好太多,以前要钱要粮,那边还有点抠抠索索,可自从纪彬一到,这些都不是问题。

兴华府晁知府反正给得十分爽快。

毕竟他也知道,樊海钧这么做,肯定是有纪彬的授意。

而纪彬又是什么身份,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反正海太城那边再多粮食,能要多少?

现在粮价又不贵,他们兴华府的税收还一月比一月高。

这件事下来,纪彬虽然没出面,可樊海钧还是感受到纪彬的能量。不是他的话,自己要东西能这么简单吗?怪不得好多地方都说纪彬是财神爷。

他那连襟万知县也说过,邑伊县当地都喊纪彬是财神爷的。

之前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还有些不信,但现在真到自己身上,还能不信吗?樊城主表示他举着双手一起信啊。

而且纪彬简直所有事一起抓,,船务司的事在做,码头的在建,还在扶持本地民生。

从纪彬七月初五到海太城,如今是七月二十二,半个月时间,海太城在他手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樊城主甚至隐隐觉得,如果是纪彬管着海太城,说不定如今这里跟兴华府差不了多少。这种人能不让樊城主敬佩吗。给这种人当小弟,他当的心服口服。

虽然纪彬今年也才二十一,比他小了整整六岁,也怪不得圣人对纪彬那样特殊。这些消息在樊海钧心里消化,表现出来的则是对纪彬更加殷勤!

他要在纪彬身上多学点东西!这才能造福百姓!

纪彬也并不吝啬,他跟樊城主相处,知道这人不是个小心眼的,也愿意帮忙。以后船务司都在海太城,需要樊城主多多照顾。

说到底,纪彬也就是在其他事情正在进行的时候,抽个手出来而已。

海太城的变化看在很多人眼里。

特别是距离最近的兴华府,他们原本以为海太城真的没有希望,谁让能劳动都被兴华府吸引走,本地又没有什么特产。

但现在靠着捡羽毛,捡海贝也可以?他们捡的海贝,有他们捞得快吗?

如今的兴华府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经过大半年的休养生息,很多地方已经十分稳定。

左右两边的小码头,人都称左码头,右码头,如果是人要上船去其他地方,或者送什么信件,那就去左边,左边的船更快更舒适,右边则是渔民出海捕鱼的去处。

中间的大码头,则是商船出海,这里也带旅客,但肯定不如左码头那边舒适,速度也会更慢一点。

但要说热闹,其实右码头不比大码头差。

因为右码头这边多少渔民从这出发回来,所以慢慢竟然形成集市,但凡有出海回来的渔民直接把收获的海鲜往两侧一摆,就会有各家过来购买,这可是最新鲜最好吃的海鲜啊!

看着鲍鱼鱿鱼,还活着呢!

至于偶尔捞上来的大海贝,开壳的时候总会有一堆人围观,若是里面有好的珠子,立刻就会被买走。

久而久之,甚至贝壳还没打开,就有人预定了,也是赌里面有没有珍珠,赌里面的珠子好不好荀。

这样一来,右码头能不热闹吗。

这些东西都不需要官府刻意引导,只要维护好治安,让各家渔民不要占道,慢慢都会有生机活力

至于大码头那边多是搬工跟船运人家,偶尔出去一次,那就是长长的船队。特别是船队出发前几天,十几船都会在此停泊,场面非常壮观。

虽然眼其他码头比不了,但已经不错了。

兴华府本地百姓,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无不称赞兴华府的日子越来越好。

可不管纪彬还是晁知府,却知道兴华府的潜力还没激发十分之一,以后会更加厉害,变得让所有人都惊叹。

此时百里船送到汴京的海鲜已经到了汴京,十几万斤冰包裹着海鲜,从七月十二从兴华府出发,知道今日七月二十五到达,因为运输的迅速,冰块也保存得特别好。

所以这些海鲜到汴京的时候还活蹦乱跳。

虽说圣人想吃海鲜,根本不需要兴华府这边献殷勤。

但这也是兴华府平乱以后,头一次送东西过去,意义自然不同。

要知道在平乱之前,那边根本不跟汴京朝堂接触,在朝堂大臣眼中,那就是个不惹事的穷地方,也就这个想法而已。

谁能想到这一平乱立刻加深了联系。

哪个人不因为这件事称赞圣人,说这都是圣人功绩。

那肯定是新皇的功劳,当初去平乱的,都是他的人,那会他已经主持朝政有段时间了。

新皇见此也是挑挑眉,吩咐御膳房做海鲜,这里几百斤海鱼,还能分发给朝廷各家。毕竟是深海的鱼肉,刺少味鲜,不管谁都要夸一句的。

可再看看纪彬送来的信件,又是要焦炭,又是要人手。但能不给吗?给,只要纪彬要的,都拨下去。

新皇身边的内侍还有些不解。纪彬费这么劲送那么多鱼来做什么。

新皇笑笑,能干什么,还不如让大臣们看看,兴华府这边很有用处,让汴京多关注关注。只有多关注了,才能给予重视。

要纪彬来讲,也没那么复杂,他就是想来刷存在感而已。

他们这地方那么远,如果再不刷存在感的话,汴京那群人怎么记住他们呢,不记住他们,怎么要银子要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