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 158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6725 字 5个月前

第158章

永昌二年,二月十三。

纪彬他们已经出发了六七天时间,刚开始的新奇现在变得有些枯燥,大海好看是好看,但也枯燥。

每次这种时候,柳卫宏带的十五个有经验人就开口了∶"这算什么,我们出去快三年,有一年半都在海上漂着,而且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连个方向都没有。"

"每次到晚上就看星星,硬生生自己琢磨出点东西,要不然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是实话,大海茫茫,就算是五千料的大船,在海上也是一片树叶般的存在。在海上时间太长,没人能抵抗得住。

不过这次的船只开的真快。

按照纪彬的计算里,普通船只按照较快的速度,日行四十里,那从海太城到第一个补给点马六甲海峡,需要两个月,也就是六十天时间。

而现在的蒸汽船,只要六天时间,整整差了十倍,实在是可怕。

头一次航海的人可能感觉不到,但在船上的柳卫宏还有他十五个兄弟,再有传教士们,全都不敢置信得看着这一切。

纪彬看着,没办法,科技就是生产力,这种划时代的进步,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表述出来的。不过在纪彬看来,那些依靠着常规船只,就能航行的人,也是真正的探险家。如今他手里东拼西凑的航海图,也是他们一点点用生命摸索出来,他们同样值得尊敬。

不过因为这些船只的速度,柳卫宏的人,传教士们,原本应该最不服管,但现在却变成,无论什么事,只要纪彬说了,他们立刻就去办。

墨敬仪都说,这些人都是纪彬的狗腿子了。

纪彬也只是挑眉,同意也不对,反对也有点问题。算了,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纪彬身边不止有些人,柴力陈乙,这才是心腹。特别是柴力。

柴力也算跟着纪彬身边许多人,认识纪彬之后,才有现在的境遇,他现在虽然是指挥使,可对纪彬的态度,大家都明白的。

此时重新回到纪彬身边,还有很多感慨,不过态度还是跟之前一样,甚至更多关照。

大海航行六天,船上一共三百八十九人。

其中领头的定波号在前,毕竟是新船,纪彬等人也在这个上面,后面的梦华号则是江志乌革领着。

船只一前一后,因为速度很快。

以前在运河上的时候,还能碰到船只,但在大海上,除了海鸟海鱼,什么都没有。

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知道大海有多么宽广,这海面又有多么一望无际。

因为纪彬在前面的船上,自然是他跟舵手交流,这舵手是柳卫宏带来的人,航过海,自然明白这样的船只有多厉害。

所以每次要转向的时候,全都听纪彬的。

纪彬手握两份地图,一份在明,也就是各种信息整合出来的,以纪彬来看有很多错误,但现在还不是纠正的时候,只是让带着的画师一路绘图。

另一份地图在暗,应该更为准确。

这会航行七天,纪彬心里已经有数,约莫是要再往西了。

但这跟普通开车不同,跟平时赶大车更不一样。大海茫茫无边际,别说古代了,现代都只能靠卫星。

现在靠的就是船手们的经验,还有一定的天文知识。

反正纪彬一刻也不放松,一直在找合适的方向。

直到中午的时候,太阳就在头顶,位置还是很难找,就在这个时候一座岛屿出现在眼前。

纪彬眼前一亮。

心里对比了一下位置,他们这一路上遇到不少无人小岛,但怎么看都不是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岛。

舵手看着,琢磨了会∶"纪先生,要不咱们今晚在这个岛上补给,顺便看看位置。这个岛看起来十分巨大,应该有人住的。"

他们这边说着,那一直不说话的古佛国僧人道∶"贫僧来过这个岛,上面有南军国前朝的人。"

纪彬既然是让古佛国僧人,传教士当向导,自然有他们的作用。此时遇到熟悉的地方,都说开口解释。

这就是带着他们的好处,这些资料珍贵无比,随时都要记下来。

纪彬心里估算过这个古佛国僧人具体的家乡位置,按照纪彬来看,估计就是他那个时空的古印度。

那个地方僧侣向来喜欢到东方宣扬佛法,如果是他们那边到兴华府,倒确实有水路可以走。

这会古佛国僧人开口提南军国前朝的人,也就是在提醒,毕竟他们是当朝派来的,船上还有南军国的旗帜。

前朝跟当朝人之间,说是有血海深仇也不为过。古佛国僧人倒是不错,还考虑到安全问题。

不过这句话,也让纪彬更加确定,这便是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海域了,那所谓的前朝遗民被赶出海外,在此扎根,不论是文化语言,应该都可以交流。

只是确实有血海深仇。

但现在过了百年,这仇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步了。

这个问题问出来,众人自然一头雾水。谁知道这个啊。

最后还是纪彬拍板∶"过去瞧瞧,这本就是文化交流,无论当初有什么仇怨,过了百年,总要消散,不能一直这么僵持下去。"

"而且咱们是为以后的船只开路,咱们的船只跑得快,可以去其他岛屿补给。但别的船只怕不行。"

既然是趟条路出来,有艰难就要上。

就算确实跟这岛上的人有仇,能化解就化解,不能化解跟后面的船只说清楚,直接避开这里,可能会有危险。

话是这么说,但纪彬看来,不管再大的仇,生活还是要生活的。

若以后船只来往得多,看着满船的好东西,他们能不心动?原本风俗就跟南军国相同,肯定会主动交易,到时候你来我往,什么仇都会烟消云散。

至于这个岛上的人想要拦截他们商船当海盗?

那纪彬可就笑了。

他的蒸汽船,他的大炮,这是吃素的?

不行他就打出清理前朝遗民的口号,让那些故意找茬的人见识一下,敢拦南军国的船是什么下场。

听着霸道了点。

可有时候这样才能保护他们的臣民。

不过他们也不用直接说实话,纪彬让人传令下去,众人都换上普通衣物。就当他们是走私的商船,想降低对方警惕再说。出门在外能不起冲突就不起冲突。这样也方便了解对方情况。

有了纪彬的吩咐,众人立刻行动,没有一个拖拉的。

所以该停靠停靠,出事了再说。

航行六天终于要下地,不少人都很兴奋。

不过毕竟刚看到岛屿,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现在看到岛屿直接往前,也差不多这个道理因为岛屿特别大,所以距离那里是有一定距离的。好在船只快,这都不是问题。

等到他们众人快要到岸,已经到了下午。船上的人都异常兴奋。

毕竟是陆上国家的臣民,看到土地的感觉自然不同。

即使在众人兴奋的情况下。兰上有什久事.直接扔出

柴力依日有条不紊安排着人在船上值守,特别是安排了几个灼手,一日-枚炮弹到岸上没人的空地。先震慑一下他们再说。

剩下的人则要陆续上岸。

因为这里没有人工码头港口,只能让大船先稳住,蒸汽机暂时极小功率运转,船帆降下来,然后放小船载人上岸。

头一批小船全都是兵士,他们先上岸探查情况,确定没问题了,大部队再跟上。

但纪彬想了想,还是自己跟在后面,同为头一批上岸。

原因也简单,兵士们气质不同,若是让当地人看到,不一定怎么误会,还不如他去瞧瞧。他一过去,柴力陈乙肯定也要跟上。有他们两个在,没人敢动他们。

纪彬也不冒失,手里还拿着号炮,就是信号弹,一拉即明,船上的人就能看到。只要有他的指示,船上的炮弹就会打到任意一处没人的地方。

那么大的炮弹炸开,在没见过炮弹的人眼中,无异于山崩地裂,他们这行人定然安全。

既然纪彬都要过去,那柴力陈乙,墨敬仪,柳卫宏,自然也跟着。除了他们五个之外,再带一个翻译,八个兵士,分两条急速船靠岸,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船只一靠岸,立刻被十多个人团团围住,当地人显然已经准备好了。谁让他们的船只虽然不大,但怪模怪样的。

可兵士们也反应极快,迅速抽刀,他们的刀一拿出来,就让对方吓得后退。

纪彬看着双方武器对比,丝毫不怀疑自己人的刀可以直接把对方的兵士直接斩断。单是武器质量,自己这方已经赢了。

纪彬笑着朝领头人拱手∶"我们是过往的商船,路过此地想要补给,可否行个方便。"

说着纪彬指了指外面的两艘蒸汽船,开口道∶"今天待一晚上,明天就走。"

岛上领头人看看纪彬,又看看他们怪模怪样的船只,一张口,果然也是南军国的语言,只是口音有些别扭,更像是前朝人的语调。

"南军国?"

纪彬笑着点头,拿出白银五十两,全都是银条,上面没有南军国的标记。在南军国本地,自然可以用银票跟银锭子做酬劳,可在外面,只有金条银条才行。

领头的人看着银子,又问∶"你们可有路引?"

纪彬直接道∶"偷偷出来的,怎么会有路引,家族里常做这个买卖,你们应该也知道。

若他这会真的拿出路引,那就证明他是官方渠道出来,毕竟谁不知道南军国还有海禁。若是其他地方的人看路引,肯定没问题,还能用南军国名头压一压。

反而是这里不行,这里的人跟南军国有仇,特别是跟南军国官府有仇,所以不能提官府,只能提家族。

一方面说,他们跟官府没有关系,不要仇视。

另一方面讲,他们这些人也不是无依无靠,家里常做海上生意,你们要是玩黑吃黑,那要考虑一下他们背后的人。

纪彬话虽然不多,可没有一句废话。

那领头人果然松动,指了指他手里的银子,开口道∶"不要,要布,要茶。银子对他们来说有用,但却没有物资重要。

他们这岛相对其他岛来说比较大,可对比物产丰饶的南军国,那就差得太远了。像这种小地方,肯定眼巴巴看着南军国的东西。

纪彬笑笑,让人去取布匹茶叶,并未拿太多,意思意思就行,这些人的胃口不能养大。而且他们船只看着小,表面看着不能装太多东西,这些人应该能明白。

当年在他那个时空,国力最弱的时候,都能倾销商品到外面,当年就是赚钱赚得太狠,又没有自保能力,所以才变得格外惨。

现在却不同,纪彬有信心他在的时候,有些东西会一直领先。

纪彬看着他们分东西时是兴奋,另一边下船的绘图师,已经在默默记海岸线的位置。

他们没有恶意,只是要记好地形图,这一路过来,大小岛屿都标注好,到时候就有详细的海域图资料。

拿着这些海域图,对海上行走的人,跟命一样重要。

纪彬既然留了下来,立刻开始安营扎寨,顺便再换点炭火或者木材。木材要晾晒过,可以直接烧的。

对方领头的人虽然奇怪,但木材这种东西,他们这地方最不缺,生产力虽然没有,但原始资源还是有的。

而且能换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好事。

纪彬他们在这里待到第二天中午才离开,不管是淡水还是燃料,再有食物,全都补充好。宁愿买多了,也不愿意不够用。

但这些东西搬着,那岛上领头的人有点奇怪,总觉得他们买的东西有点多。像这种体型的船只,放的东西是不是过于多了。

一般来说,这种二十一米长的船,不过两三百料,约莫装三十二万斤的东西。可现在怎么装了这么多?难道是他们货物装得少?

可他们有一艘船远远看着,有些地方似乎还有铁皮包着,这也是重量。

这也是他们用旧眼光看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