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产业发展

兵道争锋 倚夜听雨 1182 字 2022-09-13

这就是为什么李适无论如何都要把禽类基地的产业链构建起来的原因。

因为只要有条完全可复制的产业链存在,哪怕人们不懂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有产业链作为参考,那人们总能找到合适另外一种产品的产业链。

最难的是想要从一无所有之中摸索出一条道路,但有了参考之后,就简单多了。

所以李适把一个禽类的产业链复制给了萧何,就是希望萧何能够根据这个产业链来复制牛马等畜牧业的产业,完成畜牧资源的快速整合。

当然就算是萧何自己不去这么做,见到这个模式的普通牧民,也会出于自己利益的本能,去模仿这一个产业链。

当然,李适跟萧何说的肯定不会说什么产业链什么的,因为整个解释太麻烦了,最重要的是李适也只知道原因,想要让李适解释出来,那也太高看李适的理论知识了。

而萧何自然不会反对,因为灰鹅的羽毛能够制作箭羽,灰鹅的蛋可以食用,甚至到了必要的时候,灰鹅的肉制作出来的军用肉干,也在骑兵之中相当的受到欢迎。

所以灰鹅这个产业自然就在河套地区落地生根了,成为河套地区产业链的一枚小种子。

对李适来说,将来要跟匈奴争交手,那自己自然也要把这个前沿阵地给打造好。

毕竟自己总不能够真跟汉武帝一样,一百石的粮食运送到战场上只有一石,结果为了运送这一石的粮食马匹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万,说实话,李适还真没有这般的奢侈。???c0

所以,李适期望的是,在陈云驱逐匈奴后,就必须要保证当地产出在养活本地居民后,还能养一支归属中央的正规军。

这样的话,在平时这支正规军进行军事防御,去积累粮草。

等到真的需要从这个方向出兵进攻匈奴时,也能够有足够的粮草能够支撑起一场战争。

当然,为了确保忠诚,避免出现封疆大吏,那基本参军三年,继承军队会去郑国渠区域的预备役营地进行更优秀的训练,之后可以选择退伍,或者换个地方进行论职。

这些基层或者中层的军官,会去大学之中学习更先进的战术知识,可以选择退伍或轮值。

至于最顶层的高级统帅,同样每三年进行一次由皇帝亲自参与的战略规划调整会议,主要是汇报这三年的工作,并且参与接下来三年战略规划,以确保贯彻帝国的意志。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