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未来的目标

阿方索自然地在"断头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往下说∶"我得说,真的使用这个刑罚的国家与城市,可能比您想象中少一点。"

西列斯回过神,便问∶"因为这是相当残酷的刑罚?"

"是的……不过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阿方索回答,"在更古老的年代,在旧神还活着的年代,人们会更倾向于使用神明的力量来惩罚罪犯。

"真正意义上,或者说,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法庭、审判,可能要等到沉默纪才会出现。在那个时候,一个国家才真正摆脱旧神带来的影响。"

西列斯心中一动,想到自己曾经翻阅的,关于阿卡玛拉的神国多尔梅因的记录。

在那些资料中,多尔梅因这个国家内部的审判、刑罚制度,就是让罪犯沉沦在噩梦之中;越是严重的罪行,就越是会拥有可怕的噩梦。

尽管被认可为旧神的"神国"的国家并不算多,但是彼时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旧日神力量以及这种信仰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因为国家内部的主流信仰不同,而选择截然不同的审判与刑罚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在旧神仍旧存在的年代里,斩首示众——这种血腥的、直白的做法就成了不够直接的选择。的确存在,但不那么普遍。

如果是不存在超凡力量的世界,那么斩首示众的做法可以用来警告人们不要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但是,在超凡力量的世界,这里存在着其他令人恐惧的东西,那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无形的阴影。

旧神压迫着、统治着曾经的费希尔世界,袍们才是人们的恐惧之源。

阿方索接着说∶"所以,在旧神陨落之后,这种刑罚才变得常见一点。在沉默纪或者更晚的时候,一些国家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需要这种做法来维持社会秩序。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个世纪康斯特公国进行过一次律法改革,将一些血腥、粗暴的刑罚取消了,换成了口口或者其他的一些做法。

……有些人认为,随着旧神的陨落,以及旧神影响力的消失,人们开始在意同类的尊严,即便那是一个罪犯;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是罪犯,那完全可以进行严酷的处罚。这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哦,有些偏题了。总之,在旧神未曾陨落的时候,在那些更加偏僻的、不问世事的村落或者部落,或者小型城市中,斩首示众的确是个时常出现的风俗。

"其实这算是酷刑的一种;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了解得也不是很多。人类在折磨同类这一点上总是很有创造力。

"不过,这是一种死亡的方式,所以,有人认为,早期的行刑官,很有可能都是撒迪厄斯的信徒,他们在亲手实践,或者说,接近''死亡''。

西列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不禁问∶"这种说法有论据吗?"

"没有。"阿方索无奈地摊了摊手,"您知道,有时候这种猜测只是道听途说,或者……因为这事儿与死亡有关,所以这事儿就与''死亡''有关。"

阿方索的说法让西列斯不禁失笑。

他想到死亡。

关于死亡与灾厄之神撒迪厄斯,这也可以说是一位相当神秘的神祇。

神与信徒、与人类,维持着一种不近不远的关系。死亡总是更加可怕、更加遥远的东西,因此这位死亡的神明也显得如此。

一个让西列斯在此刻注意到问题就是,为什么"阴影"会将死亡选择自己的父亲?袍想从死亡那儿得到什么权柄或者力量吗?

在"死亡与星星生下了一个孩子,,生命诅咒了这个孩子并与这两位神明决裂"的这个说法中,露思米与佩索纳里都显得相当醒目,但撒迪厄斯却很少被关注到。

为什么撒迪厄斯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

……那个坟包。西列斯意识到。他或许有必要前往迷雾中的绿洲,看看是否有可能从那个部落的人口中问到一些信息。

在曾经赫尔曼·格罗夫关于那片绿洲、那个部落的讲述中,他提及他们与这个部落中的原住民语言不通。因此,他们对于那里的观察、对于那个坟包的猜测,其实都是相当单方面的。

但实际上,阿方索遇到的那批人,与考古团队遇到的那批人,并非目标一致;或许他们的确赶巧碰到了一起,但是那属于两方势力。

因此,关于那个坟包,西列斯认为他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当事人"的说法。

.…….当然,并不是指"阴影"这个当事人。

他便将话题从断头台那儿扯开,转而说∶"阿方索,你接下来打算…回到那片绿洲?"

阿方索默然片刻,然后点了点头,他说∶"是的。我在迷雾中遇到了不少人,有些在不久之前和我一起离开了,有些则仍旧停留在迷雾之中。

"我想,我也有必要去确认一下他们的情况。我对迷雾中的绿洲也十分感兴趣。我认为那是一个可怕的、有趣的谜团。

…另外,我同样在猜测,那群追杀我的人是否了解这个地方的存在。他们是否也因此才丧命。所以,我更加想要探究这个地方的秘密了。

西列斯点了点头,他能理解阿方索的心情,他便说∶"不过,你现在找到同伴了吗?"

阿方索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探险者甚至觉得我疯了。我明明已经奇迹般地离开了迷雾,现在却又想要回去。

"另外,的确有一些探险者乐意陪我一起。但是他们的态度相当令人反感。我顺便和您说说这事儿,就是……关于''复现自我''仪式在无烬之地造成的影响。"

西列斯敏锐地反问说∶"有探险者对迷雾蠢蠢欲动了?"

"不仅仅是蠢蠢欲动,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些……原本不敢进入的区域了。"阿方索说,"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但是,成功就意味着财富。"

在无烬之地的夜色中,他们两人都沉默了片刻。

"……您之后也会听闻这事儿,教授。这事儿其实与您无关。那只是一把武器——不,应该说,副疗伤药。使用这药的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您无法控制的。"

西列斯缓慢地点了点头,他简单地说∶"我明白。"

"有这样的人想要与我一同前往迷雾。他们可能觉得我已经去过一次了,所以跟着我一同出发会比较安全。但是,我不认为这样的人合适参与这趟旅途。"阿方索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回到西列斯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然后露出一抹疲惫的表情。

他说∶"教授,我甚至认为我没必要这么做了。我感到十分的……迟疑。我真的应该去探寻这个秘密吗?又或者,至少现在一切都已经显得平静了。

"或许,我直接回到拉米法城,享受一下放松的生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没必要继续停留在无烟之地。

"之前那伙人失败了,但是或许之后也会有人来追杀我。或许我应该趁现在,逃到一个他们找不到我的地方。西面的国家,或者北面的国家,或者翻山阅历,前往南面的国家。

……总之,让他们找不到我,我也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生活。指不定他们也希望我不再出现在无烬之地,形同死亡。

"但是,又仿佛有一团可怕的、炙热的火焰在我的心中、我的大脑中燃烧着。如果我这么逃避的话,那我的灵魂仿佛也会随着这团火焰一同消亡。

...我想要,复仇。"

那个词突然地出现在这位民俗学者的口中,又突兀地消失在他那张痛苦的、压抑的面孔之上。

"一切的问题又绕回了,究竟是谁想要杀死你。"西列斯低声说。

"是的。"阿方索的语气相当冰冷地说,"我有一些猜测……您认为,会与黑尔斯之家的事情有关吗?与我们曾经进入的那个部落遗迹有关?"

西列斯斟酌了一下,然后说∶"我有这样一个猜测,阿方索。"

阿方索便说∶"您直说无妨。"

"你曾经进入过那个部落遗迹……或者说,贝兰神庙的''阴影''。"西列斯说,"而一般情况来说,这只有可能出现在神明的信徒身上。"

阿方索露出了一个迷茫的表情。

.….也就是,在旧神仍旧存在的情况下,只有神明的信徒才有可能进入神明的乐园。''

阿方索皱起眉,他的语气几乎激烈地反驳说∶"但我可不是胡德多卡的信徒!"

"你当然不是。"西列斯的语气仍旧镇定,这也让阿方索稍微冷静了一点,"现在神明的力量是散逸的、自由的,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触动神明的力量,进而进入到神明的乐园。

"但问题的关键是,旧神追随者可能不会这么想。"

阿方索怔了片刻,然后低声喃喃∶"他们会把我当成虔诚的神明信徒。

"甚至于,掌握神明力量的人。"西列斯说。

这并非无稽之谈。曾经西列斯在第一次进入深海梦境之后,他向格伦菲尔老师提及了此事;当时格伦菲尔就告诫他说,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这事儿。

人们恐惧神明的力量,但是,有些人也向往神明的力量。在旧神陨落的如今,如果真的去问某些人类,他们是否想要得到这份无主的力量,那么人们很有可能在暗地里心动。

而就阿方索这个情况来说,他曾经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进入的地方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将这事儿宣扬得众人皆知。

这不能责怪阿方索,毕竟他以为自己真的进入了一个曾经存在过的部落遗迹——那也的确存在过,只是以另外一种独特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对于幕后的某些旧神追随者而言,他们很有可能知道阿方索的存在。事实上,当初阿方索能够成功逃离心型峡谷的情况,也证明了在某些人眼中,阿方索的身份可能十分重要。

当时胡德多卡的信徒放过了阿方索;但是,在黑尔斯之家覆灭之后,在那位神秘的德莱森先生远赴北面的海之后,阿方索就成了"阴影"的信徒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真的让阿方索掌握了胡德多卡的乐园与力量,那"阴影"不就反而丧失了一部分力量?

正巧这群"阴影"信徒打算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做点大动作,在此之前,他们自然有可能想要斩草除根。

阿方素逐渐若有所思起来∶"……我的身份显得相当尴尬。有些人以为我是旧神追随者,但旧神追随者也并非目标一致的统一体,他们内部也存在着分歧。

"所以,在您刚刚提及的,五月份的事情到来之前,他们就会想要做点什么,来消灭我这个不确定因素。但是,我却反而误打误撞发现了他们隐藏着的秘密。

.…那个坟包、那片绿洲。"

他低声冷冷地笑了一下,说∶"这样的话,我反而更加想要重新回到那里,一探究竟了。''

西列斯凝视他片刻,然后说∶"我希望你能乐意让我陪你一起去。"

阿方索怔了怔,他下意识想反驳这话,认为那地方实在是不够安全,但是他最终还是沉默了。片刻之后,他说∶"谢谢您,教授。"

西列斯摇了摇头,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阿方索,作为朋友,我希望你能保持理智。你不需要…也不应该,用这个谜团来折磨自己。

"无论那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终究可以解开这个秘密、发现最终的真相。"

阿方索露出一个苦涩与真诚并存的表情。他说∶"如同黑尔斯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