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 147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3291 字 2023-02-18

皇上生母是谁,朝野上下皆知。

先皇初登基时,承平国一片混乱,杀良除贤,时局动荡。

接下来的时间里,都在收拾之前留下的烂摊子,那位是撒手死了,承平国都快完蛋了。

所以那会先皇后宫有多少人,有谁,朝堂也无暇顾及。

就连先皇本人也不在意的,他跟皇后年少情谊,根本不需要第二个人陪伴。

接下来做的事更是多。

看武侯跟林大学士没有多照顾自己儿子就知道,他们身负天下大任,怎么会在乎家中事。

所以等先皇,等朝堂反应过来,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如今太后主动纳妃等等这种自不必说,基本满朝皆知。

而先皇在当今圣上出生后头一天,便把孩子抱到皇后宫中这件事,更是没有避讳。

再说,皇后身为六宫之主,名义上她是所有孩子的母亲。

那生母是被先皇下令不许随意出自己宫殿的。

到徐九祥登基的时候,也有人小声提过。

但徐九祥对太后的感情不亚于他人对于生母,他是在父皇母后慈爱中长大的,自然不会在他处寻求亲情。

所以纵然见过生母几面,也只是客客气气,让她的生活更好了些,至于其他的,徐九祥并未多想。

说白了。

一个从小父母疼爱的孩子,纵然知道母亲不是生母,他也是不缺爱的。

不缺爱的孩子就不会把爱寄托在没有感情的人身上。

而且他受的是正统教育,他受过太后真心疼爱,并不在乎其他。

延续父皇的做法,更是徐九祥觉得正确的。

现在有人说,他错了。

因为他错了,所以才会让暖冬出来。

所以纪炀提前预防病虫灾。

身边人刚要说话,徐九祥冷笑:“借着上苍来降罪于朕,降罪于纪炀,是吗?”

伺候的内侍从未见过皇上这般冷笑。

他印象里的小皇帝,总是温和,谦逊。

帝王一怒,勤政殿自然跪倒一大片。

徐九祥坐在龙椅上,脸色并不算好。

“宣纪炀。”

纪炀很快进宫,在他也听到传言的时候,就知道皇上要见他。

只是没想到,徐九祥看到他,眼里竟然有些泪光,随后很快隐去,开口道:“近日之谣言,冲着你我。”

纪炀叹口气。

刚过十八的皇上,确实难免为这种事生气。

毕竟把天灾归结于一人身上,很少有人能扛得住这种压力。

但能迅速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症结,也算不错了。

这件事,确实冲着他们。

准确说,冲着他们查土地,查粮仓。

纪炀拱手,认真道:“皇上,臣有不同看法。”

见皇上点头,纪炀继续道:“他们着急了,正说明我们作对了。”

“若我们做的事,不痛不痒,那他们就不会以此反扑。”

“如今要面对的事确实很多,但多,就怕了吗?”

纪炀越说,徐九祥表情越轻松。

对啊。

那些人为什么着急,为什么急哄哄推他的生母出来。

不就是因为他们做的事,让这些背地见不得光的人着急,生气,从而昏招频出。

他们越这样。

自己等人就要越不在意。

但不孝这个名声,还是太过骇人。

“纪大人,可有什么解决方法?”

纪炀善智谋,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

纪炀却反问:“

敢问陛下,道家老子有一法,您可知?”

“顺其自然?”

“对,就是顺其自然。”

如今暖冬初现,这些人便迫不及待出来。

因为他们怕,怕错失“暖冬”这个天灾之名。

所以不如顺其自然,看看老天到底给个灾年还是给个丰年。

给个正常年份,那他们那些谣言自然不攻而破。

倘若真碰上灾年,他们提前准备,自然会减少许多损失,不是真的束手无策。

纪炀继续道:“如果按照他们的步伐,真的去解释这件事,真正陷入其中。”

“那带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他们总能提出无数借口跟诽谤,而我们,总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跟他们缠斗上。”

“不如顺其自然,让老天给我们出题。”

“而不是等着他们出题。”

徐九祥觉得豁然开朗。

是了。

他们这些人散播谣言的目的,就是阻止他们年后进行最后的土地清查。

更是阻止深查下面粮仓。

真要为这些事伤神,那事情还做不做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

有工夫愁眉不展,伤心难过的内耗。

不如打起精神。

徐九祥这时好像才真的看出纪炀的一二分。

他从来都是不屑用谋略的。

都说他擅谋略,其实他所做的所有事,都会有清晰明确的目的。

从未陷入到真正无休止的政斗当中。

政斗,从来不是他的目的。

所以他在灌江府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用宗室的徐铭,到了汴京,文学士等人老实做事,他也从不针对所谓政敌。

连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跟金家争权的时候,他跟金家似乎又达成微妙的默契。

徐九祥更是明白,为什么父皇说纪炀可信,可尽信,但不忠心的原因。

有这样的臣子,他可能不会达到每一个帝王想要的忠心。

但帝王却可以信他,特别是想做事的帝王可以信。

他的目光,永远在承平国的山川河流当中,永远在庙堂之外。

如果用佛家的话来说。

徐九祥觉得,自己像是顿悟了。

“好,顺其自然。”

“所有人不敢做的事,我们敢做。”

“所有人觉得不能为之事,我们还要做。”

纪炀抬头,看着这个年轻的,正在迅速长成的君王。

外面许多人等着窥探的目光,等着皇上着急生气的目光渐渐失望。

之前还不是在生气吗。

怎么突然不气了。

纪炀到底说了什么。

他又想到什么方法来对付他们?

这才让小皇帝都不怕了?

肯定又有什么损招!

一时间,谣言竟然散了些,生怕这个时候起哄,会让局面更难看,会让清算的时候死得更惨。

这些人若是一拥而上,那他们跑得比谁都快。

要是让谁冲锋,这怎么可能。

因为不义聚起来的小团伙,逃跑的时候,总是更让人生笑。

这大概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不管他们再怎么愤怒害怕。

纪炀乃至皇上这边,依旧在做年前定好的事。

泰安三年,正月初。

承平国进行全国范围内最后的土地清查,中原一带,乃至辐射的一圈粮仓,全都要看到账本,看到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