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胤祺闭了眼又顺了好几口气这才算恢复了稳定的情绪,可好不容易冷静下来能正常的思考了却又想起曹峦白日里说得那些话。

只是白日里他自觉曹峦口不择言,可如今看来他说得倒也是没错,自己这去江南走了一趟,就算得了功劳也是罪过,原先自己这咸鱼一般无所事事不成器的倒成了兄弟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一想到此,胤祺突然有些疑心那巡盐御史尤世然的参奏或许没有表面那样简单了,想来他尤世然背后还有高人了。

“五阿哥,您别气!咱们紧先着去南书房要紧啊!”梁山焦急的提醒着,胤祺点了头便往南书房走去。

没想到这到了南书房才发现不仅有大阿哥同四阿哥,连太子与其他几位阿哥也都在此,只是胤祺走进来时这几位兄弟虽对他招呼打得亲近却颇有股子要看好戏的意味在其中,想来都是以为汗阿玛要训斥胤祺关于江南之行行贿一事。

“行了起来吧!身子养了这么久如今怎么样了?”皇帝端着手中的茶碗,神色未见有分毫不妥口中句句也都是关心胤祺的话,众人乐见的责骂未有分毫预兆。

胤祺倒是守礼,答:“回汗阿玛的话,已然大好了。只是紫禁城里千好万好,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又得您垂爱药膳补得太全,儿子倒觉得自己如今懒惰了不少。”

“呦!倒还是朕的错了?你这孩子还是长不大,朕给你一应最好的你不说感谢反倒怨怪朕了?”皇帝故意说着这等责怪的话可整张脸却仍然是笑意盈盈的,“不是觉得懒惰吗?朕这里有件事儿你听了,必是热血沸腾!”

说罢皇帝放下手中茶碗站起来了身,径直走向摆在侧边的大清疆域图,口中还道:“你们都过来看看吧!自数年前乌兰布通之战准噶尔部战败之后,其余孽便退守至科布多处,近来噶尔丹屡次三番招揽旧部,前线又得线报说噶尔丹求救于沙俄意欲卷土重来。”

“不过是余孽罢了,即便再集结也是散兵游勇而已,终究难成气候。汗阿玛当年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大破准噶尔部,当年那是横扫千军何等壮观?儿子当初年纪小虽然也曾出阵却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可如今却是机会,儿子也想效仿汗阿玛一般冲锋陷阵以报家国!”说着大阿哥便跪了下来。

他这等坦诚直接开口请战在场所有人都不曾想到,可他这个做大哥的话既出口余下众兄弟也都齐齐跪了下来附和请战,皇帝准不准的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只是万一皇帝若是准了呢?兄弟们谁也不想让大阿哥一人占了这好事,谁也不让谁在汗阿玛面前高上一等,谁也不让谁在汗阿玛面前矮上一节。

这一下子一群人齐齐跪了下来,只太子与五阿哥胤祺两人站在其中分外扎眼,太子倒不是不想同他们一起请战只是他身为太子实在不能,自古皇帝亲征太子守国方才能安定前朝稳固人心,若他堂堂太子此刻请战才真是糊涂不懂事,反要遭汗阿玛狠狠责骂的。

至于早得了曹峦消息的胤祺,却十分反常且与众不同的抱着双手长身而立,饶是一副风月无关风月,功过不关他心。

第58章 正黄旗

“好啊!都是朕的好儿子,我大清自马上得天下,祖宗留下得基业到朕这绝不会有不进反退的道理。好儿郎自当坚毅!勇敢!自当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皇帝看着一众儿子,心中不由得生出自豪之意。

一旁的太子见此,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不叫这风头都让大阿哥出了去,倒叫自己这么个太子不懂事了。他弯了腰恭敬说道:“儿子们既是汗阿玛的儿子自当效仿汗阿玛,为保大清疆土既要有马革裹尸浴血沙场的勇气,也需有满腹兵书与实站经验,不能盲目为之更不能纸上谈兵。

弟弟们到底还是年轻,一腔热血想报家国是正常的但也要量力而行,战场无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