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上学啦

和珅恭送他们离去,眉头紧锁。

他和福康安早就撕破脸了,可是有李侍尧案在先,和珅不敢做太出格的事,现在还不是对付福康安的时候。为今之计,只能从和琳那边下手,让他多赚些军功,在皇上面前露露脸。

水芝在家里呆了一下午,回到珠锦身边时,眼睛都是肿的。

珠锦不解地问她,“你怎么哭得这么厉害?”

难道是对她有什么不满吗?

经过菡萏那件事,珠锦可不想再把一个讨厌她的人放在身边。她只想安安稳稳的读书长大,不想再重新培养亲信了,有什么事情,还是一下子都解决了好。

水芝回想起家里的父母姐妹,抽泣道:“小主恕罪,奴婢只是舍不得家里人。”

珠锦说:“好啦,我看你年纪也不大,思念家人也是常事。进了宫确实不方便回家,你住的近些,过年时候回去看看倒也容易。”

“多谢小主!”

“你家里人还好吗?”

“母亲生了重病,哥哥嫂嫂正四处筹钱,可是母亲病得厉害,吃了好些药都不见好。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正商量着把小妹也送进宫来混口饭吃。”

所有的适龄女孩子,都要进宫选秀,落选之后才能正常出嫁。就算他们想把女儿嫁出去,也要先送到宫里来。

珠锦听着水芝家里也不容易,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有几个容易的?

哪怕是做了官,也要看人脸色,给人当奴才。

珠锦摘下头上的簪子,“我身上的银钱不多,倒是首饰多得是,你去内务府找人把它融了,做成小块的金瓜子,找几个人送到家里去吧。”

“小主善心,奴婢谢过了!”水芝十分动容,但是拒绝了珠锦。她刚才跟珠锦吐露实情,也是心中情绪激荡,又没人可以说话,听到珠锦问了,下意识地倾诉了一下,现在她已经恢复理智,自然不敢做逾越的事情,“家兄虽然孝顺,却极其喜爱美色,给他多少钱,也全都散落风尘,不好白白浪费了公主的一片心意。公主若是真的心疼奴婢,赏给奴婢几两银子也就够了。”

珠锦对这个时代的物价不太了解,“几两银子就够吗?”

“足够了。”水芝跪伏在地上,“奴婢多谢主子大恩。”

这点钱珠锦还是能拿出来的。

穿越前珠锦查找清朝物价,发现有好几个说法,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在400到600之间,放在现代,如果用这笔钱来看大病,就跟打水漂似的,这么看来,古代的通货并没有后来那么膨胀,钱还是很值钱的。

似乎有哪里不太对……珠锦在古代生活了这么久,对这边多少了解一些。

后世对银子的换算,多是比照米价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来的。可是现在的粮食并没有后来那么充足,有些地方米面足够,更多的地方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如果是按照米面的价格来算,自然浮动很大,以这个为标准,换成其他方面的花销,价钱就会变得很离谱。

珠锦想了一会儿,把自己都给绕糊涂了。

她晃了晃脑袋,这就是穿越者的悲哀。什么东西都得先换成后世的标准,心里才能有数,不然真的很难理解。

回到皇宫,水芝的家事解决,李侍尧的人头也落地,乾隆雍正又投入到了新的政务中去,珠锦也开始准备去尚书房上学了。

之前乾隆答应过她,可以跟着皇子们一起读书,珠锦非常期待,养心殿的太监也不敢不上心,早早地给她准备好上乘的笔墨纸砚,乾隆还给她找了一个陪读,是九公主的女儿,名叫赋馨。

九公主是令懿皇贵妃的女儿,如今也有二十三岁,年前得了肺痨,一直缠绵病榻,终是在十一月十九日薨了。

她的丈夫扎兰泰不算多厉害的人,乾隆对这个额附也没多少感情,直接命人将外孙女接到宫中,交给翊坤宫的惇妃抚养,也算是对前面降了她位分的一点小小补偿。

赋馨到底是外姓人,身份有些尴尬,宫中奴才只喊她大格格。她虽是珠锦的外甥女,年纪却比珠锦这个小姨大了两岁,已经将近八岁了,只是性格腼腆,不怎么爱说话,看着是个文静内敛的,很是守礼,叫人能放心得下。

赋馨刚来宫里有些不习惯,乾隆就让珠锦跟她玩了几日,过来年才正式上学。

珠锦趁机给她补课,刚满八岁的大侄女在家里没怎么学过文化课,被珠锦按着学了个昏天黑地,很快从母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满脑子都是被珠锦洗脑的学好知识,为额捏争光。

雍正把赋馨的变化看在眼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大为震撼。

去尚书房读书的第一天,珠锦早早的起床,吃完饭换好衣服,穿上披风,那好袖炉,坐着小轿子去上课。

翊坤宫离着养心殿有一段距离,赋馨没和珠锦一道儿,去了尚书房之后,两个人在门口相遇,相识一笑,赋馨向珠锦行过礼,二人才一起进了里面。

“今儿天可真冷啊。”珠锦握住小侄女的手给她搓搓,“外头天还没亮呢,你困不困呀?”

“多谢十格格关心,我昨儿睡得早,不是很困。”刚说完,珠锦就打了个哈欠,赋馨看到珠锦打哈欠,没忍住也跟着打了一个。

珠锦笑了起来,赋馨看到她笑,也跟着腼腆地笑。

珠锦说:“第一天上课难免紧张,我就辗转反侧了好久才睡着,还没睡多久,就被人从被窝里拽起来了。我原本也是这个时间起床的,就是前不久跟着汗阿玛到外面玩了半年,早就懒散了,现在起这么早,还有些不习惯。”

赋馨来读书心里也是忐忑的。

她没有见过外男,也不知道学堂是什么样子。跟着珠锦补习了好久功课,看到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姨母什么都懂,她就像个从乡下来的没见识的小姑娘,赋馨有些自卑,就怕学的东西太高深,自个儿什么都不懂,在几位舅舅面前丢脸。

听到珠锦这么说,赋馨放松很多。

她打量这间课堂,目前就她和珠锦,还有身边跟着的宫人在。他们接过主子身上的披风,拿来新的手炉,又将炭盆、烛火等物端过来,一应动作行云流水,珠锦他们只要等着伺候就行。

两个女孩子暖了手,视线也变得亮堂,打量着别人这辈子都未必能来的高级学府。

尚书房比珠锦想象中小很多,想来只有几位皇子和王孙贵族才能在此读书,外面还另外设了咸安宫官学,专供满族子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