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887 字 2022-10-18

问题是……剩下那些80到90分之间的,质量比郑氏棉花稍好一点、但优势不明显的,很可能被他一开口给毙了。

洋商之间有各种沟通渠道,以节省人力成本。说好听了是信息共享,说不好听了是沆瀣一气。被一个买办给了差评,其他买办也不会费心再看这些货。

这些剩余的棉花,难道就贱价处理,白白浪费?

或者……干脆不理郑观应这茬,自己找别的洋行去磨嘴皮,或者去码头碰运气?

或者找高一级的华人代理商,早点出手完事?

反正棉花价格年年攀高,她只要不木讷到家,应该不会亏本。

但……

她悄悄抬头,看着对面那谈笑风生的大老板。

苏敏官夹着一块鱼。鱼肉清蒸后,肉质紧密,白嫩嫩的鱼腹却松软软,沾着几滴清淡的酱油,吊儿郎当地攀附在他的筷子头。

他手指轻轻一收,把那最肥美的鱼腹留在盘子里,然后不动声色,朝她推了一推。

林玉婵朝他甜甜一笑,很领情地把那块鱼腹夹走,美美地吃到嘴里。

哼,小恩小惠。

她给自己打预防针。

虎视眈眈的大股东,对赌协议上的签名张扬而高调,随时等着她利润不足,就把她一口吞了。

绝对不能得过且过。

“敏官少爷,”林玉婵突然开口,问:“你知不知道,上海可有棉花方面的专家?——嗯,比如,可以鉴定棉花质量的权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