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264 字 2022-10-18

说“我俩是同居男女友”太过惊世骇俗,就连容闳也是皱了半天眉头才接受的。苏敏官叛逆归叛逆,还没有自绝于人民的勇气,不敢随意这么昭告天下。

还是林玉婵提议,折中一下,用“八字不合,无法成亲”来搪塞大多数人心中的问号。反正苏敏官“克妻”的名声早就传遍,人家听了,顶多唏嘘一句命运无常,在全大清最为开放的上海,勉强能获得舆论的谅解。

果然,徐建寅也只能唏嘘,叹道:“还是迷信害人。八字什么,不过是人出生时个星象季节,又怎么能影响运势呀?我近来读书,发现西人也有他们的星宿理论,跟咱们中国的一对照,半斤八两,全都互相矛盾……”

容闳也笑道:“可不是。我小时候父母带我算过命,说以后会当富商。到了美国,有个占星家又说,我日后贵不可言,会娶三个阿拉伯公主。”

洋楼里一阵哈哈哈,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徐建寅拿起自己的外衫。

林玉婵摆出老板的架子,笑道:“账房先生,一起去看厂子啦。”

苏敏官笑着看她,轻微地摇摇头。

他立场不变。精神上支持她,但自己不会搭半点手。

林玉婵悄悄朝他眨眼,飞跑出去叫车。

--------------------

有容闳的督办身份保驾护航,三人顺利地进入江南制造局的厂房。

徐建寅飞快地检查那些容闳从美国带来的、世界最先进的车床机器,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数据。神色从好奇到谨慎,从敬畏到喜爱,最后换成了胸有成竹的自信。

“我心里有数了。”

近代中国第一家完备的新式工厂,筹备了多年,如同一个始终叫不醒的巨人。终于,一点一滴的,有人给它塑造骨架,有人给它带来血肉,有人给它勾勒面孔,有人给它注入精神。

这个巨人终于睁开眼,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但它的阅历还是一片空白,它的神经尚未处处接通。它如同一个巨型的婴儿,每迈一步,每行一里,都走得磕磕绊绊,需要无数人耐心地扶持。

这是它第一次公开招标。李鸿章雄心勃勃,要从这个工厂里造出世界顶尖的西式军器。但除此之外的各种细节,怎么把钢铁和矿石变成枪炮和□□,除了那几个高薪雇佣的西洋工程师,其余中国人,谁也没有一个完备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