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063 字 2022-10-18

苏敏官点头,不说话,冲了茶水,注入她面前的小盏中。林玉婵叩指。

一声锣响,龙舟比赛开始了。岸边响起此起彼伏的喊声。

林玉婵的注意力被拽到江面上,兴奋地看着两艘龙舟互不相让,纠缠在一起。

她忽然发现:“这龙舟有赞助商!”

龙舟首部彩旗飘扬,大部分绣着龙舟队的名字和徽章,什么“猛虎”、“雄狮”、“水上赤兔”之类,十分的威武霸气。

只有一艘红白相间的龙舟,那旗子上的名号很有商业气息,两个字“汇丰” 。

船身两侧涂着红色英文大字:“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g roration”。

林玉婵心中涌现出一堆21世纪的时事热点新闻,再看那龙舟,惊讶得揉揉眼:“汇丰——银行?”

“由十五家洋行在香港发起成立,”苏敏官给她充当大清百科,“总部在香港,今年刚挂牌,在中央饭店租了一层办公室。我路过一次,里面全都是法国古龙水味。”

可不是。林玉婵细看,七八艘龙舟身上都带了汇丰银行的涂装,要么就顶着个“hsbc”的帽子,可见财大气粗。

鸦片战争后,大清政府外债猛增,却没有完整的银行体系。进入中国的传统外资银行,总部都在英国或印度,汇兑支付都不便。因此,列强亟需创立一个总部在中国的银行,用来“帮助”清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以及储存关税。

怡和、宝顺、琼记、沙逊等十余家洋行,近年在对华贸易、尤其是棉花投机上赚了大钱,经由缜密策划,终于在1865年,集资组建了“汇丰”,作为列强在华利益的第一线代言。

一场龙舟赛,沿黄浦江打出广告,汇丰银行出道江湖,尽人皆知。

苏敏官从汇丰龙舟上收回目光,抿一口温热的雄黄酒。

“你知道现在洋人收棉花有多疯狂吗?”

“当然啦。”林玉婵不假思索,“你是没见到郑观应上个月什么样。他在宝顺洋行负责收购棉花,每天忙到天黑,黑眼圈那么大,浓茶十分钟一杯,我真担心他谈着事就歪头睡过去。他私下里开的棉花行已经雇了几十个人,开出三个分号……”

苏敏官扑哧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