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465 字 2022-10-18

“林姑娘,让我好找。你的电报。”

事务所里正好有本《电报新编》。林玉婵借来一翻,把那电文译出来,兴奋得从沙发上直接跳起来。

“批了!批了十五个!”

电报真是好东西!这五块港圆花得值!

容闳摇头笑:“你用这新玩意儿倒挺熟练。”

水路电缆是去年才铺设完毕的,从港岛西的钢线湾开始,联通香港和上海。不过大清朝廷不许洋人电缆落地,于是电报公司只能雇了一艘驳船,常年漂在黄浦江里,将水下电缆引到甲板上收发消息,再派小船送到岸上。

即便如此,从上海到香港,半个中国的距离,通讯时间缩短到了几个钟头,再也不用往返好几天。

林玉婵来大清十年多,总算能怀旧一把,体验一下接近现代社会的通讯节奏。

容闳问她:“打算在香港招几个?”

“嗯……”林玉婵一边欣赏电报,一边一心二用地算,“上海孤儿院有六个合格,广州只找到一个。家里都不愿让女孩子出远门……香港这边要找八个。听说保良局新解救了一批从内地拐来的女孩子,我下午去拜访一下,应该能凑齐。”

容闳满面春风:“好,我给你多定一张船票。放心,一定头等舱。”

她转头,问:“你这里进行得怎么样?”

“人齐了。大部分是粤人。还多亏了你那几个买办朋友的面子,在他们家乡好生宣传了一番,否则我真是要抓瞎。”容闳笑笑,忽然一叹,“可惜文正公去世了,不能看到他的手植桃李,开花在大洋彼岸哪。”

那地产商太平绅士见他两人聊起来,自己被晾在一边,也不为怪,指挥小厮给容闳也搬来个白色靠背椅,自己赔笑告罪:“我还有事。失陪。”

买地的都是大客户,耐心点是应该的。

容闳自江南制造局离职,当上四品候补同知以后,整天在苏州公署无所事事,除了拿朝廷薪水,译了几本书,并无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