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页

赵匡胤摇头道:“找谁都不能找杨业,此人肯定不愿意替咱们说话。他弟弟反复在大周和北汉之间投奔,现在大周出仕,我怎么瞧怎么觉得杨家是在留后路。咱们现在的身份其实是大周的要犯、更是大周新君郭铁匠的仇人,杨业要是替咱们说话……极可能两头得罪,他不会干这种事。”

众人听罢一筹莫展。

赵匡胤道:“我倒觉得,和杨业同在侍卫司的冯进珂应该会愿意为咱们说话。”

李继勋问道:“赵兄认识那个冯进珂?”

赵匡胤摇头道:“不认识,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

众人一听,都好奇地转头看着赵匡胤的黑脸,想知道为什么要找这个不认识的人。

赵匡胤道:“我只是揣测北汉侍卫司的人事布局。北汉的文武制度,是继承了(后)汉朝;而大周太祖也是(后)汉朝的武将,大周朝廷也与北汉有相通之处……北汉国的掌兵衙门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殿前司,所以侍卫司的兵权尤重。

在兵权最重的侍卫司,高层大将不可能一个鼻孔出气,不然北汉主不能安心。因此我猜测,杨业和冯进珂不是一路人。

北汉的大将武将不少,北汉主却专门让杨业姓刘,我以为除了拉拢安抚、北汉主心底对此人多少有点提防心。那么和杨业在同等位置的冯进珂,是北汉主专门安插制衡的可能,就更大了。”

李继勋听了一会儿,觉得此中关系复杂,更加对赵匡胤有敬畏之心……李继勋比赵匡胤年龄大,现在他更不敢做大哥了,赵匡胤的心智并非不是一般武将;李继勋觉得退一步,尊称赵匡胤为兄,是明智的做法。

赵匡胤道:“我先找个机会拜访,与冯进珂谈谈便知。”

……两天后,赵匡胤拜访冯府,立刻就被接待了。

虽然赵匡胤在北汉国职位不高,现在也没实力了,但挡不住他曾经地位高、有名气。名气就能叫他被人高看一眼,哪怕是侍卫司大将也愿意接待。

及至客厅,上茶、寒暄,一番客套。

赵匡胤便径直说道:“末将听闻,陛下(国主)欲将末将押解周国,以此议和。”

“本将确是听闻过风声。”冯进珂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