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页

赵匡胤观之,冯进珂并无厌烦的表情。赵匡胤觉得就这样直接说明来意,反而更好;本来就没交情的人,若是太多奉承和无用的话,会叫人家摸不着来路……不知道你想干嘛,就会有提防心。

直接说明有求于人,对方反而懂了路数,交情依旧没有,但会坦诚不少。

赵匡胤想罢,便道:“末将有不情之请,想请冯将军在陛下面前,进几句忠言。”

冯进珂淡定问道:“赵将军何以独独来找本将?”

赵匡胤道:“听闻冯将军是陛下最忠心的大将,这番话得要忠臣才敢说。”

“本将自是一心报效国家。”冯进珂坦然接受了吹捧,又问,“可本将与你本无交情,为何要替赵将军说话?”

赵匡胤道:“冯将军不仅是替末将说话,也是为国家着想。”

冯进珂饶有兴致,言辞干脆:“愿闻其详。”

赵匡胤道:“国家之间征伐大事,岂能因这点小事而改变?若周国一心想用兵,就算将我送过去,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决定。冯将军应知,此事对北汉国没有半点好处……只有坏处,便是未战先示弱。

其次,辽国尚未与周国示好,我国先向敌国示好,将辽国置于何地?”

冯进珂沉吟片刻,说道:“赵将军所言,前者我很赞同,没有什么好处。不过后者倒不用计较,辽国不是一两次看咱们不顺眼;他们在后面给咱们支持,也不是因为关系好,而是相互利用罢了。”

赵匡胤抱拳道:“冯将军英明之见。还有一个最要紧的利害干系,朝廷不能不考虑。

周强汉弱、周大汉小,话虽不中听,却是显而易见。今日若陛下示弱、示好,叫臣民们何去何从?我国与周国虽为敌国,交战多年,但两国官民皆为汉人,一旦关系放松,不利的是弱国……难免有一些人为将为官,不过为升官发财、荣华富贵,现在可以为我国效力,今后为何不能为周国效命?

一旦议和,缓解关系来往,要是有奸细趁虚而入,拉拢、煽动、劝说军民,恐怕会有倒戈相向的风险。”

冯进珂听罢良久沉默了。

赵匡胤留意观察了一眼,当下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