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侯海道:“下官断定,要不了两天,韦达就会来找王爷,他可没有都司的路子。”

“哦。”朱高煦又点了一下头。

朱高煦听了半天细枝末节的破事,却认定,侯海这厮适合调查工作,查人是十分详细。

朱高煦故意学着侯海刚才的动作,因为觉得莫名滑稽:便伸着脖子瞅了一眼门窗,贴首过去,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郡王府上的人,你都查查底细,回头密禀。”

侯海一脸惊喜,似乎有种忽然变成了亲信的错觉,一连点了几下头,“王爷放心,下官定会办妥。”

这时朱高煦略微犹豫了一下,又道:“我刚带回来的小娘,名叫杜千蕊,出身京师富乐院,她说是江西饶州府人士。你也想法给我查查,家中什么情况,为何去了富乐院。”

“这个……只知道是饶州府的?啊!”侯海马上又正色道,“没事儿,王爷尽管放心!”

朱高煦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这个差事只能你来办,去罢。”

“下官告退。”侯海抱拳道。

打发了侯海,朱高煦站在房门口,打量自己的王府;又想到刚才见过的那几个下属,加上仪卫队,一共就两百多人……和感觉中的王爷,差距有点大。

大明朝太祖的亲孙子、堂堂王爷,就这么点实力?

朱高煦心里苦闷了一阵,也渐渐面对现实:真正有点实力的是燕王。而朱高煦年仅十六,个人武力再强,也是依附父王的存在,是燕王手里的一张牌而已。

现在的局面也让朱高煦十分困惑。

北平外面大军环视,有被包围的形势;就连燕王的老巢北平城,也大部分在朝廷的控制之下。隐约觉得,燕王朱棣真正的控制范围,只有王府而已。

燕王此时的压力肯定山大,不过他要怎么赢得战争,现在的朱高煦有点迷糊。因为父王还没找他商量大事。

朱高煦自己的压力更大!不仅与燕王的风险相同、休戚相关,他还要面对注定的下场:被世子的儿子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