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朱高煦在木窗旁边的阳光下,再次踱步走来走去。他琢磨着,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

他认为其中最诛心的话、应该便宜了张辅的政敌云云……毕竟人们内斗起来,往往会不择手段要置对方于死地;甚么朝廷的大局,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

这时镇纸下面的信已经干了。朱高煦便折叠起来,放进信封用汉王金印漆封。

他对门外的侍卫喊道:“召侯海来见面。”

侍卫应答道:“小的即刻去传话。”

等了一会儿,侯海便疾步走到了书房。朱高煦将信封递给侯海,说道:“这给张辅的劝降书。你在北司选个机灵的人,送去长沙府,设法交到张辅手上!”

侯海道:“禀王爷,北司在长沙城有据点,下官可否下令长沙城的奸谍接应?”

朱高煦点了点头。

侯海拱手道:“下官即刻去办!”

第五百四十九章 难辨敌我

朱高煦写好了劝降书之后,仍未放下此事,他几乎一整天都在琢磨着张辅。

不料,柳升居然派人来了!这是朱高煦完全没有想到的一个人。

陈大锤送信进书房,便侍立在侧。朱高煦一言不发,先看了一遍柳升的信;接着他便把信纸往左边一偏,朝向明亮的窗户,借着阳光、十分仔细地观察信纸后面盖的印。

皆因朱高煦不熟悉柳升的字迹、无法分辨真假,此时上面盖的印反而有了作用。

朱高煦对柳升这个人,也是不太熟的。“靖难之役”时柳升确实在靖难军中作战,但军职不高;那时朱高煦不认识他。

直到“伐罪之役”到了湖广决战的时候,柳升这个人、才渐渐进入朱高煦的视线;原因当然是柳升手里有一大股官军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