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页

所以他登基之后,一改永乐年间的国策,准备先控制住安南国上层;将来是不是要同化收复,再见机行事。总之操之过急,成本太高。

陈氏或多或少应该知道,朱高煦在安南国的投入、必定有所图谋,但她不是很在乎;她的先夫死后,早就没有实力了,当初她自己也东躲西藏、被各方势力利用。现在完全依靠明朝的势力,她才能让儿子得到王位,所以看起来陈氏是真心感激朱高煦的。

商量了一阵,朱高煦忽然说起,陈正元有明军保护,提议陈氏不用回国。

陈氏犹豫了之后,却委婉拒绝了朱高煦的挽留。

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

天气炎热,柔仪殿的门窗都敞着,以便通风。这时灌进来了一阵清凉的风,朱高煦忽然间觉得舒适了不少;而刚才他一直在谈海上的事,他便隐约觉得这阵凉风、就好像是海风一样。

在某一刹那间,不知怎地,他记忆中的某个片段被唤起了。

(很久以前的往事,他在沿海漂泊时、结识了一个退伍的中年朋友。有一次,俩人在海边聊到了深夜,说了太多话,大多都忘了、反正不是重要的话。但那个朋友的一些片言只语,忽然冒到了他的脑海中:女人最在意的还是自己,其次是她的孩子,再次是男人。)

朱高煦忽然觉得,那句话好像挺有道理。

朱高煦走神时,陈氏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让人有点恍惚:“陈正元还小,他身边没有个亲近的人,臣妾不放心。安南国很乱,国中那些文武恐怕不会听一个孩子的话,陈正元现在须要臣妾辅助。”

“嗯……”朱高煦应了一声。

陈氏又道:“臣妾也不愿离开,只是放心不下孩儿,回国后定会守节明志。只待安南国的形势稳固,若圣上不嫌,臣妾再进京面见圣上。”

朱高煦不置可否,他忽然预感到,如果不强迫陈氏,她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即便有男尊女卑的伦理礼教约束,年纪稍大有阅历的妇人、但凡自己有点本事,似乎不太愿意依附于男子;毕竟确实也不一定能靠得住。

比如沈徐氏也是这样。

不过朱高煦并没有生气,他当初去寻找王后陈氏,同样是出于一种政治结盟的考虑。他也觉得陈氏的想法,大概是可以理解的。

他早已没有了要死要活、难舍难分的执念,但想到很快就要分别,情绪仍然笼罩在一种伤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