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页

“砰砰砰……”一排火铳对着天空放铳,接着第二排。响了三次之后,船舷边的军士们才陆续抬起木架,斜靠在栏杆上,让裹着军旗的尸首滑入海中。

嘈杂的火铳与锣镲的敲击震耳欲聋,刘鸣的脑子又一阵疼痛,耳边再次响起了蝉鸣般的嘶叫。他额头上的汗水也憋了出来,皱眉咬牙站在那里熬着。

眩晕感让他想吐,他急忙抬起头对着半空张嘴呼吸。

半空的阳光刺眼,他眯着眼睛,在光晕之中看到了高高旗杆上的团龙日月旗,张牙舞爪的黄龙瞪圆了双目、缠绕着太阳与月亮,一种并吞八荒、怒视天地的雄心,在空中飘荡不灭。那是大明皇朝的气象,黄色也是帝王天子的意志。

巨大的风帆遮蔽了一片天空,宝船巨舰在水上仍旧在缓缓地前进。前方的铜炮亮着闪闪的光辉,翘起的尖尖船头、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

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干天怒

依照历法,如今算是刚进入了秋季。但京师的天气,好像也没有比盛夏之时凉快多少。

一大早朱高煦坐在奉天门内的宝座上,便已感觉到了燥热,或许还是与身上的整齐衣冠有关。既是御门听政,下方的大臣们、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都是有关最近各地灾情的事。

这几天从江西、浙江加急报来了洪水泛滥的奏章;福建沿海则遭受了飓风的袭扰,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暂且无法估量。此乃多事之季。

吏部尚书蹇义请旨,着有司下发邸报,倡导各地官员修养德行、遵守礼仪。并派出御史前往江西、浙江、福建三省的按察使司,监督各衙门复查各府县案件卷宗,严察冤案,以平息上天的愤怒。

又因为朱高煦最近两年十分守规矩礼仪,早朝、御门听政、祭祀等一样没偷懒;大臣便不能劝诫朱高煦勤政。礼部尚书胡濙建议道:“经筵已停罢三月,今秋季渐临,臣请筹备诸事,重开经筵。”

朱高煦坐在那里,立刻回答道:“准奏。”

胡濙又躬身道:“秋祭典礼,也请圣上下旨筹办。朝廷敬天之诚,为天下官民先。”

朱高煦也很痛快地准许了。

本来自永乐年间以后,春夏秋冬祭拜天地的典礼、已合四为一,改在每年的正月、一并祭祀,因此简化了礼制。但如今的状况,再多举行一次典礼,好像也并无不可。

朝廷君臣对于灾害的应急办法,主要还是从道德和精神上鼓舞臣民。提倡选贤任能、勤政爱民等理念,尽力形成朝政清明的气象。